我的位置: 首页 > 详情页今日推荐栏目 > 正文

【多彩贵州·相约2020】开阳:春茶一杯充满“硒”望




  开春茶香飘四野,一杯硒茶迎宾客。“茶树通过一个冬季的蛰伏后,一过惊蛰,冒出的第一颗芽就称为头春茶。”3月28日,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蓝芝茶园内,茶庄老板张春用今年首批翠芽招待远道而来的顾客,一股嫩栗香弥漫在茶室中,好似春天在杯中翻滚。




  地处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的蓝芝茶园


  开阳县地处黔中腹地,境内99.91%土壤富含硒元素。目前,全县已建成茶叶基地17万亩,年产干毛茶7000余吨,富硒茶成为开阳县重点发展的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正加速形成“以茶带旅、以旅促茶”的发展格局。近日,在开阳县硒产业发展中心产业发展科科长晏文华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开阳蓝芝茶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后简称蓝芝公司),探访了开阳富硒茶的发展现状以及茶企如何在政府的帮扶下应对疫情复工持续发展的情况。



  坚持品质至上,确保十年“第一口茶的味道”


  茶园的凉亭柱上,刻有几句话:蓝天白云硒土乡,芝茶神韵奇一方,茶谷纵横生云雾,叶蕴精华自然香。正是优质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蓝芝公司总经理张春才选定在此打造茶园。


  “十年前的客户到现在还是喝我们的茶。”张春信心满满地说,为了留住第一口茶的味道,蓝芝茶叶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品质第一的办企理念。


WechatIMG10.png



  蓝芝茶园出产的富硒茶


  回忆起十三年办企之路,张春觉得最难的还是创办之初,那个时候没名气没资金没人手,所有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茶叶出来了自己提着四处推销,受白眼遭拒绝是家常便饭。而最难的是要说服当地农民拿出原来只种包谷的土地来种茶叶。张春说那真是磨破嘴磨破鞋想尽办法。最后是靠时间和赚钱增收的事实说服了当地农民,才有现在建成的1200亩高标准有机示范茶园基地,并带动周边百姓种植茶叶面积达2000余亩,实现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走进茶园,香樟树、玉兰树、桂花树横纵交错,除了美观,它们更是为这一方茶树搭建了自然屏障,根据自然界相生相克的原理,减少茶园中的病虫害。另外,互联网技术和和各种科技产品的运用确保茶园有序可控发展——太阳能杀虫灯和次声波杀虫器充当着“护茶使者”,还有散布在茶园各个角落的87个摄像头,可以对茶园进行全覆盖动态监控,实现产品质量可控可追溯。




  茶园安装摄像头实现产品质量可控可追溯


  晏文华告诉记者,近年来,开阳县按照“一品一业、百业富贵”战略定位,深入实施工业转型、农业增效、消费升级、城乡融合、全民共享“五大任务”,聚焦“富硒品牌”,重点围绕开阳县充分利用硒资源优势,依托茶、药、菌、枇杷、蛋五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5+N”富硒特色品牌,加速“硒货出山”步伐,全力将硒产业培育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农民增收的新突破点。


  有政府的支撑,面对疫情“不紧张”


  2020年春季,一场疫情让百业按下“暂停键”。突如其来的疫情,交通和物流的管控直接打断了早春茶叶销售的黄金期,蓝芝公司的销售量同比去年下滑了三分之二。


  疫情期间,张春一方面按要求做到茶园的严防死守,另一方面也尽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向各个执勤防守的卡点捐赠了将近十万元的物资。张春说,这是一场所有人都要面对的“战疫”,我们能尽一份力就尽一份力。而为了应对疫情,张春也从以往的实体店销售拓展到网络销售,疫情期间,张春开起了网上直播,运用直播品茶的方式推介自己产品,在全方位打通市场,减缓销售压力的同时,还收获一众粉丝。





  张春通过直播向全国网友推介开阳富硒茶


  3月5日公司全面复工后,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在县工信局、茶办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公司为每位来采茶的工人都配备了口罩定时测温,按要求对园区进行消毒,分批次收茶青,避免人员集中。茶园每天采收几百斤茶青,可加工制成70至80斤干茶。现在顺丰快递每天来茶园两次收寄,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面对疫情,张春说“我不紧张”。他告诉记者,这“不紧张”的底气来源一方面是政府对民营企业有很多扶持政策,比如减免和缓交相关税收,还有贴息贷款政策,这都为企业尽快“回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县委县政府还组织专人专班加大开阳“富硒产业”的宣传力度,想尽办法让“硒货出山”,去年就在县硒产业发展中心带领下,到全国去参加各类展销会、推介会以及参加各类比赛。



WechatIMG11.png


  技术人员正在对茶叶进行手工提香


  去年11月份,蓝芝公司送展的开阳富硒茶荣获“中国富硒好茶”称号,公司注册的“蓝芝玉叶”牌绿茶系列中“翠芽”“竹叶青”曾荣获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并连续4年获贵州省“黔茶杯”特等奖及金奖。


  张春说,有政府给我们在背后作支撑,我对未来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家门口就能挣钱养家,“有力气就能找到钱”


  记者在茶园当天,才下过雨,茶园空气分外清新。几十名采茶工踩着露水在茶园内采摘“明前茶”。清新的空气、嬉戏的鸟群、穿梭的茶农,构成了一副美丽的乡村振兴图。



WechatIMG12.png


  当地村民苏永菊正在茶园采茶



WechatIMG13.png


  当地村民在交茶青


  “我每天大概能采6斤多茶青,按45元一斤结算工资,一个月能挣到六七千块钱。以前有劳力都找不到卖处,现在政策好,只要有时间有力气就能找到钱。”南龙乡田坎村村民苏永菊面对记者的镜头有些腼腆,但讲起现在工作,还是会笑起来。现年47岁的苏永菊在茶园务工有四年多,现在已经能用双手同时采茶,是公司数一数二的采茶能手。她的两个孩子都已经长大,一个在外读大学,一个在外务工,孩子读书的负担小了,自己又能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养家,苏永菊觉得日子会越过越有滋味。


  据悉,蓝芝公司提供30亩茶园来帮扶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亩茶每年保底分红4000元,还有额外的务工费。“我们扶贫一定是扶志,不养懒汉,必须来干活才有分红和工资。”张春介绍,每年3月到10月底,当地老百姓都可来做采茶、施肥、修枝等工作,公司每年发出的务工工资就达300万元。



WechatIMG14.png


  记者在茶园采访


  晏文华告诉记者,近年来,开阳县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开展志智双扶“双十”专项行动,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自主脱贫”新风尚。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各行各业聚力攻坚,发挥智力支边优势实施项目45个,引导111名政协委员、18家政协委员企业投身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动员32家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累计协调帮扶资金423.27万元帮助产业发展,辐射带动贫困群众223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56户。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芽一叶吐芳华。勤劳踏实、创新共享就是打开美好幸福生活的钥匙,这春天的田野充满“硒”望。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卉 刘蓝婴 韦伟

  责任编辑/阮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