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详情页今日推荐栏目 > 正文

朗读者丨王大英:致55年前的自己

  • 作者:陈海东 杨仪 周璇 冯相清 刘义鹏 徐微
  • 编辑:杨羽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19-11-15 10:40:38

微信截图_20191115102031.png


  当问到王大英是否累了的时候,她坚决地否定了。她从不觉得累,身体健康很少生病,最喜欢的还是和学生玩。她把这归结于她是农村爬坡长大的,长期就是走路。这个年入古稀的老人已经在苗乡的三尺讲台上坚守了55年,她想对55年前的自己说“感谢你当初的选择与坚持,让这五十多年的时光更有意义与价值。”



  起点


  空气是凉的,从高寨乡政府向东南方向出发,一直沿着蜿蜒的山路绕山而下,太阳似乎也被绕晕躲在乌云后,下起了雨。被群山围起来的腹地里有一个叫平寨民族小学的学校,山很深很静,孩子的欢笑声格外明显。


  王大英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这里。


  1964年,刚从幼儿师范学院毕业的王大英兴冲冲地来到平寨村顺岩河教学点报道。“小姑娘,你能教书啊?你行不行?”迎接她的,是当时村支书的当头棒喝。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学校,说是学校,也只是一间周围长满野草的破烂茅草房,几根木条订成的门内,几快大石头搭上木板就是学生的课桌。抬头一看屋顶的茅草大多脱落,露出好几个窟窿。学校外面,一间农户用来关牛的茅草屋是她的住所。


  极其艰苦的条件给了王大英强烈的冲击,当天晚上,她没有睡着。第二天她背着背包准备离开,但是回头一看,风雨中摇摇欲坠的茅草屋渺小却清晰,想起如她一般艰苦出生的苗家孩子,她还是回了头。


  这一回头,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那年,她借了农户的扫帚簸箕打扫干净小茅屋,安下心来;那年,她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动员了周围苗寨里11名学生来上学;那年,她忍受着大家的质疑,吃着玉米面,每个月领着6元钱的工资。



  坚守


  王大英是幸运的。1946年出生在一个落后闭塞的苗乡,当时苗家重男轻女非常严重,对于本就贫穷的人家来说,把女孩送去学校读书更是天方夜谭。但好在王大英的父亲是以前教书的老先生,教她成了周围苗寨第一个读书识字的女孩。


  1992年,因表现优异,王大英被调到平寨民族小学任职。她去家访,发现十五六岁的大姑娘被要求在家中学绣花,以便以后有足够的服装嫁人。“绝不能让这些苗家女儿成为文盲。”王大英下定决心。她利用放学后、群众干活的时间,去说服、去动员,想方设法地让家长把孩子送来读书。在政府的支持下,她招收了40多名因贫困上不起学的苗家女孩开办了春蕾班。那年,平寨民族小学女生的入学率从百分之二十几提高到了百分之八九十。


  在学校,她一方面用双语对苗家孩子进行读书识字、课程介绍等通识教育,让这些孩子更好地接受语数英等正规教育;另一方面她每周抽一天的课余时间,教孩子们刺绣蜡染、唱苗歌跳芦笙舞,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工艺。


  王大英教孩子们苗族蜡染刺绣


  “我虽然退休了,但是党给了我很多荣誉,我还要用知识和文化照亮我们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道路,照亮山乡的孩子们,将我们的民族文化永远永远的传承下去。”


  2003年,王大英光荣退休。她半个世纪的时光都站在了山乡的三尺讲台上,但她仍然无偿回到平寨民族小学,为她热爱的教育事业和民族文化传承继续奉献一生。


  传承


  “她是我们这一所民族学校的根,也是民族学校的魂。”平寨民族小学校长冉维祥和王大英共事数年。在他的眼里,这个老人永远和蔼可亲、永远兢兢业业、忘我付出,用一生践行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史书,她为这所曾经经费匮乏、名不经传的学校带来了人才与经费、荣誉与光环、关注和希望。


  2017年10月,曾是王大英春蕾班学生的李中南从六盘水师范学院毕业,回到了平寨民族小学任教。十几年前,王大英将她带入校园,如今,春蕾长成了,回到了起点与她并肩作战。


  王大英正在给孩子们进行双语教学


  王大英每一周都会回到学校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她微佝偻着背,说话依然很快。校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对她敬礼,说声“老师好”,这些稚嫩的笑脸是她一辈子的牵挂。


  从青涩少女走向古稀之年,她教会数千苗家儿女读书识字桃李遍天下,以蜡染刺绣活态传承苗族文化与记忆,成为高寨乡脱贫攻坚源源不竭的力量。


  她还有很多时间,还可以尽情奔走。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监制/陈海东 杨仪

  文/周璇

  视频/冯相清 刘义鹏

  海报设计/徐微

  责任编辑: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