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详情页今日推荐栏目 > 正文

解放记忆丨黔西南:革命熔炉炼真金

  • 作者:袁燕 骆明 周文君 王一丁 汪瑞梁 胡佳易 张恒
  • 编辑:张婷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19-11-14 18:02:21

微信图片_20191114115133.jpg

点击图片看视频


  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英雄。70年前,无数英雄先烈为了解放黔西南州的事业做出无私奉献,才成就了如今的昌盛繁荣。红色的历史必须铭记,红色的精神必将传承。近日,记者走访了解放黔西南州的两位亲历者,于两位老人的言谈间穿越时空,走进那段血雨腥风和金戈铁马的历史,记录下他们动人心弦的革命故事。


    罗德方:打响黔西南解放第一枪


  当目睹95岁的罗德方老人泼墨挥毫,在宣纸上写下“我亲历了贵州解放”八个大字时,记者的思绪,也随着这铁骨铮铮、苍劲有力的字迹穿越了时空,走进了那段风雨如磐的历史,感悟着罗德方老人的初心和使命。


罗德方手书”我亲历了贵州解放“_meitu_1.jpg

  罗德方手书“我亲历了贵州解放”。汪瑞梁 摄


  1945年8月,全国同胞共同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市捧鲊古城、时年21岁的罗德方以为从此就结束了战争,可以过上幸福平稳的日子。然而,蒋介石发动内战,国民政府毫无节度地盘剥人民,让年轻的罗德方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更激起了他内心的革命斗志和革命勇气。


  回忆起那段艰难的岁月,罗老的眉宇间难掩悲痛之情。“1947年,我的家乡遭了旱灾,粮食歉收,可当地的国民党反动派和却还催逼着我们交粮,贪污积谷、银元。一些恶霸地主趁机哄抬粮价,导致饥荒一天比一天严重。”在这场天灾人祸中,罗德方的三位亲人被活活饿死。正是这一段经历彻底点燃了罗德方那颗年轻的心,激起他伸张正义与反抗压迫的热血。1947年7月,对国民政府彻底失望的罗德方下定决心投奔中国共产党,投奔革命,追求新生与光明。


罗德方讲述亲历贵州解放的故事 (2)_meitu_2.jpg

  罗德方讲述亲历贵州解放的故事。汪瑞梁 摄


  投身革命后,在铁与火的历练中,罗德方一直活跃于解放黔西南州战斗的第一线。作为捧鲊游击大队的副队长,他经历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5次合围、大大小小的战役数十场。“为了解放,我们打过泥函、打过仓更,也打过兴义,”罗德方老人告诉记者,在1949年12月10日黔西南州和平解放之后,他作为兴义游击团机炮连副连长又投入到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斗争中,参与收付兴义、册亨、望谟等战斗,并在“兴南合围”中负伤,光荣完成了游击团赋予的神圣使命。


  从对共产党一无所知,到之后矢志不渝地跟党走并终身投身革命,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罗德方实现了由一个普通群众到一名党的坚定战士的转变,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革命者,为黔西南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离休后,他还积极参加地方革命传统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至今,95岁高龄的他,仍然在为地方党史工作献计献策,将一身热血奉献给了党的事业,无怨无悔,令人敬佩。


罗德方和战友们的合影_meitu_3.jpg

  罗德方和战友们的合影。图为本文记者翻拍


  罗德方老人动情地告诉记者,在亲历了黔西南州的解放后,他又用70年的时间亲历、见证了这里从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自治州,政治、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是1949年10月1日入的党,我的党龄和新中国同龄,这个时间永生不忘。”此刻,罗德方老人的激动与自豪溢于言表,而挂在他胸前那数枚闪闪发亮的勋章,正是老人这一生,最美的见证。


    林榕鸿:不爱红装爱武装


  1949年6月,时年仅17岁的林榕鸿大概不会想到,她之后会作为解放贵州省黔西南州的一员,活跃于距离家乡福建福州数千里之遥的西南大地上。


  “我17岁那年在福建参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5分校的一名女学员。”林榕鸿老人告诉记者,参军不久,她隶属的2总队5大队21中队就从福建走到了江西,之后就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进军大西南、解放大西南。“从江西到贵州我们走了整整三个月,我是在路上才对贵州的省情有了基础的了解,一路上就高喊着‘不怕苦、不怕累、要解放大西南’的质朴口号,我就是这样来到了我人生的第二个家乡。”虽然,这段经历被林榕鸿老人寥寥数语轻轻带过,但对于背井离乡的不舍和千里行军的艰辛,这对于当时年仅17岁林榕鸿是怎样的挑战,仅仅只是想象一下,就让记者心中充满了钦佩与震撼。


1572426179(1).png

  1953年6月,林榕鸿(后排右)在兴义军分区贺功会上与战友合影。图为本文记者翻拍


  据林榕鸿老人回忆,到了贵州,她被分到了49师,驻扎在了兴仁县。那时候的兴仁还未建政,依然有国民党的党部。部队来了之后,主要是剿匪和开展“五大任务”,即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林榕鸿就在那时被分到了文工队,主要工作就是配合部队下到地方上去搞五大任务。


  “虽然文工队不用打仗,但当时的情况还是十分危险和艰苦的。”林榕鸿老人告诉记者,那时候贵州的土匪很多,行军的时候都会被要求不要走得太近,一走近了就容易遭到冷枪冷炮。在1950年的时候,她来到兴仁县一个名叫马路河的乡开展工作,当地的土匪还时常会出来攻打乡公所,冲击当地机构,而当时乡公所还是伪政府的乡公所,我党在乡里面还没有建立政权,当地形势不容乐观。


  “到了乡里,文工队的任务就是搞宣传、搞教育。”林榕鸿老人说,那时候,文工队的同志多半都去做保安团士兵工作的。“之前文工队就准备了几场戏,比如《血泪仇》《白毛女》之类的。我们教育保安团就是演戏。《血泪仇》是有一家人被抓丁、被杀害的内容。保安团的基层士兵都很贫苦,而且又都是被抓丁的。这部剧唤醒他们回顾自己的苦痛经历,让他们有机会诉出心中的苦水,让他们知道我们共产党是为了解放他们而来的。然后通过这些活动感化他们,再重新把他们编入部队,那时候,文工队里的男同志就直接被派到伪保安团的连和班里面当军代表。因为那毕竟是曾经叛变过革命的武装力量,大家都是抱着牺牲的态度集中去做思想工作。”


111.jpg

  今年87岁的林榕鸿老人依然精神矍铄。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在那段硝烟滚滚的历史中,林榕鸿和她的战友用属于文工队独有的方式,为贵州的解放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在贵州解放后,林榕鸿扎根贵州,先后在兴仁县人民医院、兴仁县妇联、盘县特区医院、六盘水地区妇联等部门工作,直到1992年离休,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全部投入到贵州的解放和建设中。


微信图片_20191114115041.jpg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特别支持

监制/袁燕

策划/骆明 周文君 王一丁

图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一丁 汪瑞梁

海报/胡佳易

视频剪辑/张恒

视频素材来源于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