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详情页今日推荐栏目 > 正文

以“绿色稻+”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脱贫,思南县塘头镇尧民芭蕉坝区——

稻花香里说丰收 蛙声一片产业兴





  无人机拍摄的尧民芭蕉坝区,处处丰收景象。


  金秋十月,稻花香里蛙鱼肥。


  呱!呱!呱!走进思南县塘头镇机场坝区,老远就能听到蛙声一片。走近一看,刚收完水稻的田地里,一个个青蛙活蹦乱跳,鱼虾成群。


  贵栖态种养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黎青春说:“收割前看不到的青蛙,是我们增收的支柱。”


  “机场坝区已从单一的水稻、油菜轮种,走上了‘绿色稻+’产业发展模式,坝区精品水果、精品蔬菜应有尽有。”塘头镇副镇长李国强说,塘头镇有尧民芭蕉坝区和泗河坝坝区两个500亩以上坝区,其中,尧民芭蕉坝区包括芭蕉坝、机场坝、关中坝、麒麟坝,总面积8627.99亩,涉及芭蕉村、坚强村、唐乔社区、甲秀社区、白鱼村、沙都村、红旗村、关中坝、蜂桶槽村、下寨村、街子村。


  近年来,塘头镇加快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绿色稻+”生态种养模式,亩产值均超万元。既保障了口粮种植面积和产量,又实现了市场与产品的有机结合,有效推进了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脱贫。


  鱼米之乡闯新“稻”


  思南县塘头镇位于县城西南部,地势平坦,龙底江自东向西迂回穿镇而过,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在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贵州可谓占尽天时地利。


  “以前也是水稻、油菜轮种。都是自家种、自家吃,没有多的卖。”白鱼村村民余春红说,过去,依托坝区土地、气候、水资源等优势,塘头镇一直维持着水稻种植的传统。但多是小散户种植,农户技术不成熟,产量始终提不上去,低附加值、高成本、低效益等现实问题持续困扰着当地农民。人们守着万亩良田,却过不上好日子。


  如何让塘头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015年,贵州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让塘头镇的产业发展迎来了契机。


  “塘头镇最适合种水稻,我们还是要种水稻和油菜,但要加点东西。”思南服务团技术团长赵继献回忆起刚到塘头时的情况。


  加点什么?技术团琢磨出了“绿色稻+”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一方面,‘绿色稻+’模式既能保持当地以往种植水稻的传统。另一方面,田里养蛙、养鱼、养鸭不仅能起到灭虫、除草、疏松土壤,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还能提高经济效益。”塘头镇科技特派员程尚明介绍。


  敢为人先,说做就做。2017年,经多方考察后,该镇引进适宜“绿色稻+”模式的抗深水中浙优8号水稻,用坝区一百多亩稻田作试验。


  “通过效益比对,‘绿色稻+’模式下的水稻不但产量不减,反而品质更优,市场售价每公斤都在10元以上,加上水产养殖综合下来,比以前增加了五到六倍的效益。”塘头镇农广站站长杨秀峰说。

  于是,“绿色稻+”模式在尧民芭蕉坝区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坚强村已累计发展“稻+蛙+鱼”50亩、“稻+小龙虾”100亩,芭蕉村实现50亩稻+甲鱼……


  技术支撑增效益


  “这是专门给蛙冬眠铺的稻草,如果不加稻草,蛙打洞冬眠,嘴部容易受伤感染造成死亡。”塘头镇机场坝区贵栖态种养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黎青春说,多亏了农技专家和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才有这些宝贵经验。“要不是他们保驾护航,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2017年,塘头镇大力推广创新“绿色稻+”模式,30岁的黎青春选择返乡创业,起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发展了2亩“稻+蛙”。可是没过多久,蛙的数量开始减少,甚至开始小面积死亡。


  正当他一筹莫展,想打退堂鼓时。当地政府请来了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专家为他出谋划策。“先要建好保护网防止天敌,然后要做好水体消毒,为蛙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省农科院专家帮助他挽回了损失,同时免费为他提供消毒药剂,开展技术培训和分享经验。


  “现在我也勉强算个‘专家’了。”黎青春笑着说。如今,在农技专家和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黎青春的“绿色稻+”养殖规模已经扩大到70亩,年产值达50万元。今年又投放了虾、甲鱼、鸭子等新品种,事业一步一步踏入正轨。


  在塘头镇,随处可见农技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到尧民芭蕉坝区各个基地考察,并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指导村民对稻田进行改造,在田间设置进出水口,设置防跑、防鸟措施;在整个养殖周期的关键环节进行现场指导,针对不同时期提供不同配比的水体消毒液,有效防止各类病虫害,让坝区的养殖户吃下了“定心丸”。


  “有了专家的技术支撑,我们就能甩开膀子干了。”据了解,今年下派到思南县“三农”人才24人,其中,科技特派员15人,科技副职8人,开展技术培训100余次,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


  利益联结保增收


  走进芭蕉坝,刚割完水稻的田地里,数十位村民正在忙着播种油菜。“这还算少的,农忙时候最多能达到50人,今年发放劳务工资就有40万元。”思南禾睦福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敦虎说。


  自塘头镇推行“绿色稻+”模式以来,吸引了大批优质企业入驻,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采取集中流转、整体承包、规划先行模式,以务工、流转土地等为纽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到一起,实现企业抱团发展,农户大幅增收。


  “一天70元,一个月算下来有2000多元,只要愿意来,一年四季都有做的,比以前种水稻、油菜划算多了。”白鱼村村民余春红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不仅有工资,还有土地流转费。”余春红说,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加上务工工资,年收入3万多元。


  数据显示,仅芭蕉大坝土地流转1500余亩,流转资金达80万元,解决500多人就近就业,人年均收入增至1.5万元。


  同时,合作社还以带动农户为目的,每年按入股资金5%进行利益分红到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各村所得分红资金再按70%分给贫困户,30%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把农户和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前自己干,往往是人累了,收入提不上去。现在在合作社干,收入上去了还不用担风险。”65岁的李成桂,自2013年思南禾睦福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起,就一直在基地务工,一年增收2万多元,目前已经顺利脱贫。


  尧民芭蕉坝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户尝到甜头,不断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农户主动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有了产业可持续增收,塘头镇同步小康信心十足。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