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今晚,《多彩贵州风》第5000场!17年逾1000万人现场观看

头图.jpg


6月5日19:30,《多彩贵州风》在贵阳大剧院迎来第5000场演出。5000场,17载岁月流光,历经5次改版……70分钟的时间,向广大观众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情、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被网友评价为:“一夜多彩贵州风,演绎贵州六百年”。


经过17年发展,《多彩贵州风》已巡演全球40个国家及地区,走遍50个城市,累计逾1000万人次打卡观看,先后获得“中国旅游演出剧场类剧目票房十强”“贵州品牌100强”“国家重点文化出口项目”等国家级、省级、市级以及行业内各种荣誉近百个,展示着经久不衰的迷人魅力。


在贵州奋力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避暑游、夜经济的当下,来黔后看一场《多彩贵州风》开启贵州旅游之行,已成为众多省外游客的选择。


fe7525c5d358e10b7b226c0ca956719.jpg

6月5日的贵阳大剧院门口。


从广场到剧场 再奔向市场


18年前,首届黄果树瀑布节上,来自贵州9个地州市的民族民间文化精英同台献艺,献上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化歌舞盛宴,这是《多彩贵州风》的雏形。


半年后,按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安排,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成立,以市场化机制独家运营由原贵州省文化厅出品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


彼时,朝着“唱响贵州、宣传贵州、建设贵州”的精神思想,《多彩贵州风》幕后演职员团队以文化艺术为载体,深耕脚下的土地,努力向外界宣传贵州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想想那时,你说苦也苦,我们是主动去找市场,一张张去卖票,跑断腿磨破嘴,汗水加泪水,这是常有的状态。”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伟宗回忆。


_DSC1420.jpg

《岜沙汉子》剧照。


为了实现“每天都能把票卖完”的目标,《多彩贵州风》先后打造两个版本,并成功进驻贵阳大剧院驻场演出,逐步完善以剧院为中心的常态化演出。


从广场到剧场,再奔向市场。用宋伟宗的话来说,这也是“从穿高跟鞋磨到平底鞋,再穿旅游鞋”转变。


逐渐找到与市场充分融合的规律后,《多彩贵州风》开始走出山门,陆续开始国内外巡演,在世界各地悄然掀起了一场多彩文化风潮。


2016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更名为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以贵州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将主流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机遇,用高品质的文化产品赢得市场和口碑。


发展至今,《多彩贵州风》已完成了从一台演艺发展到一个旅游文化产业圈的破茧蝶变,结合团队演艺人力等优势资源,形成了集群效应。同时,在不断完善旅游项目服务、创意、策划等基础上,运用互联网进行旅游演艺营销,打造了一条完整文旅产业链。


IMG_0266.jpg

《金绣银饰》剧照。


既要“走新” 也要“走心”


6月3日下午,来自斐济、毛里求斯、马来西亚、摩洛哥等19个国家及上海合作组织20余位驻华大使、高级外交官抵达贵州。当天19点30分,首站便到贵阳大剧院观看《多彩贵州风》。


台上,百余名演员用热情和专注在70分钟时长的演出里,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打开快速了解贵州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歌舞史诗;台下,掌声和欢呼声不断,大家称赞“这真是一场令人放松、神醉情驰的少数民族歌舞盛宴。”乌干达驻华大使奥利弗 · 沃内卡对表演印象深刻 : “整个表演,无论是个人表演还是集体表演,都非常精彩、令人惊叹!”


演员、观众、剧场三者共鸣,台上台下同频共振,这不仅让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更唤起了观众心灵深处的情感能量。


“想让演出接地气、吸人气,我们既得保证文化属性,还得具备商业属性。”贵州旅游文化传播大使、《多彩贵州风》主持人曹锦鹏坦言,一台演出能够持续演出5000场乃至今后更多场,在形式上既要“走新”,内容上更要“走心”。


DSC_4882.jpg

《上刀山》剧照。


从2010年接棒主持《多彩贵州风》以来,为让观众在欢乐的氛围中欣赏完整台演出,舞台经验丰富、现场控场能力极强的曹锦鹏,在主持过程中摒弃僵化的串词流程,把自身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加以总结,赋予节目和节目之间新的故事脉络,让大家在笑出来的同时,也有静下来思考的空间。


“不能完全去说教,也不能过度去泛娱乐化,身为贵州人,必须要对本土民族文化和历史完全吃透,再经过自己的体悟来诠释,就不会有照本宣科的感觉。”曹锦鹏说。


17年来,《多彩贵州风》历经5次改版,从原生态版、经典版、民俗版、旅游版到升级版,在不断地精心打磨下,幕后团队努力探寻文旅融合创新之路的标杆,探索艺术与市场的结合并重,得到省内外游客的喜爱和好评。


“17年能坚持下来,能一直演下去,首先文化的根没丢,前进的方向没错。”宋伟宗说,《多彩贵州风》包括多民族的文化精髓,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节目融合,其次与观众互动可趣可看,这些都是它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


DSC_4944.jpg

唱歌的侗家小伙儿。


由“创”到“闯”的跨越


5月28日,国内著名媒体人胡锡进在其微博上写道:“《多彩贵州风》演员们基本每天都要演,收入不算太高,却带给了人们无数快乐。他们才是人民中间的真正艺术家。向他们致敬。”


过去三年,全国大量剧院和演出受疫情影响,遭遇到了延期、取消、二次开票等情况,《多彩贵州风》在其间同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未知期限的候场。


“疫情前,我们平均每日演出4场、接待游客数量20万至50万人次不等,且场场爆满;在文旅市场受到的巨大冲击下,一下让每年近600场的演出锐减到三年来只演了100场,真跟坐过山车没有差别。”贵州旅游协会副会长、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剑青说。


IMG_0748.jpg

《侗族大歌》悠悠声韵。


面对眼前困局,唯有“破”而后“立”,才能走出新路。2020年以来,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上下一心,以“自变”应“外变”,开启了由创到闯的跨越。


毛剑青介绍,一方面主抓主营产业《多彩贵州风》及演出业务,坚持传播品牌声音,在市场中扛起演出旗帜,完成了《多彩贵州风》常态驻演;另一方面抓新业务培育,壮大“补空挡”,精准定位本土“一老一小”客户群体,挖掘培育本土演艺市场。


“去年5月,公司策划引进了儿童剧《海底总动员2》,这对我们平时跳舞的来说,突然要去跳话剧算蛮大的转变和挑战,后来演出反响不错,大家的信心也得到了提升。”演员万宵说。


DSC_4770.jpg

《水姑娘》剧照。


在不断苦练内功的尝试下,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陆续策划推出“多彩贵州风少儿艺术节”“多彩贵州风中老年艺术节”《时光唱片·复古音乐会》等精彩演出,实现了疫情之下剧场演艺破局和经济内循环发展的双突破。


“今天《多彩贵州风》演出达到5000场,人生能坚持几个‘5000’呢,这对公司全体职员而言,也是下一个新的起点。”毛剑青说,后疫情时代,公司将全力推动演艺内循环步伐,以文旅融合创新,围绕“一点两基地三中心”形成多元、多维度“文旅 ”产业进行创新开拓,期待更多未完待续的5000场。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实习生 朱家欢

图、视频/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觉/陈江南

编辑/张云开

二审/赵相康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