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点赞多彩贵州 寄语27°黔地标 | 丁振海:用活本土文化 凸显周刊特色·“新时代 新贵州 新媒体”名家访谈系列



>>>>>>>>>>


嘉宾名片


微信图片_20210414013324.jpg

丁振海,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名誉会长、《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27°黔地标》创立的10年,也是贵州发展的“黄金十年”。在您的印象中,贵州是怎样的一个地方?贵州这10年的发展,您最有亲身感受的是哪些方面?


振海:我去贵州是很多年以前了,那时是去参加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的年会。初次去,我对贵州的印象就很深刻,自然山水、人文风情十分具有吸引力。过去,我们大多数人对贵州的印象大概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但那时我在贵阳,感受是很好的,空气清新、天气凉爽,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发展,所以初次去贵州,可以说是和我想象中完全不同。


当然,那已经是10多年以前的印象了,现在的贵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我很多年没有去贵州,但是在一些媒介平台上见证了贵州的变化,脱贫攻坚成绩斐然,交通发展十分迅速,有难度最高、数量最多的桥梁,还有村村覆盖的公路。此外,经济发展也大步向前,突飞猛进的旅游业、农业等都是值得喝彩的一笔,贵州的发展一定是阔步迈向新征程的。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10年间,《27°黔地标》从最初的文化周刊,扩展成文旅融合传播和活动传播的多元化平台,在您看来,报纸文化周刊应如何在媒体转型融合中打造品牌,凸显个性?


丁振海:如何在长远的时间中办好一份副刊,做好一个文化品牌,我一直很坚持一个观点,办副刊要重视文新结合,副刊内容也需要讲究“新闻性”。为什么?因为报纸要“活起来”,那一定离不开当下的热点和特色。比如,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结合这个热点时事,咱们贵州的文化周刊可以结合长征历史文化做一些特色内容和栏目,把长征精神宣传好、把长征故事讲好,把这些内容做成《27°黔地标》文化周刊独有的特色,不仅让报纸“活”在时代下,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质化问题。


贵州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地方,有“天眼”、有大数据、有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还有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浓厚的红色文化等,这些都是我们报纸副刊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也是凸显个性的关键所在。希望《27°黔地标》文化周刊可以用活这些资源,精心办好每一个栏目、每一块版面,让这份周刊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体现地域特色,为读者打造一个提供最真实的信息、最优美的审美体验和理性思考的有权威有公信力的文化传播平台。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作为《27°黔地标》的新朋友,在她10周岁之际,您对她有怎样的寄语?


丁振海:面临机遇和挑战,27°黔地标可以应对有方,向多元化转型,更好地融入全媒体时代,这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我祝愿这份“青春正好”的文化周刊可以活力永驻,用热情和激情生产出更多的有品味、有内涵、有价值内容的精品,在未来越走越远、越办越好!


辑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秋樾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怡

文字编辑/彭芳蓉

视觉/实习生 卢钱沙

编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