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视频 > 正文

【黔行记·沿边新貌】两个潮水村携手谋振兴

4.jpg

铜仁市松桃自治县木树镇,硬化路横卧山野,串联起沿线产业及住户。(江佳佳摄)


  初夏五月,碧波荡漾的松桃河缓缓流淌,走进铜仁市松桃自治县木树镇潮水村村委会办公室,只见村党支部书记周海燕刚接完电话,拿着手机愣了几秒,随即一拍桌子站起身。


  “什么事儿啊,这么激动?”走进村委会办公室的潮水村驻村书记杨昌坤好奇发问。


  “湖南省花垣县民乐镇潮水村的大户打电话过来,说想跟着咱们一起发展精品水果。”周海燕说。两个潮水村隔河相望,按理说,合作应该是常事,为何周海燕这般兴奋?


2.jpg

松桃河两岸,两个潮水村隔河相望。(江佳佳摄)


  “以往都是我们村的群众到对面务工。”话匣子一打开,周海燕聊起了过往。地处松桃自治县东北部的潮水村,过去由于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经济发展受限;河对岸的花垣县民乐镇潮水村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相关产业风生水起,被两地群众称为“富潮水”。


  “不通水不通电,村里面连泥巴路都没几条,房子也尽是些‘烂垮垮’。”周海燕和丈夫是在外打工认识的,1994年,她不顾家人反对,从四川嫁到贵州。“当时姑娘们大都往‘富潮水’嫁。”


  “全是山,做啥都难。”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当地群众难以从贫困中“突围”,不少年轻人只得去往他乡谋出路,周海燕和丈夫便是其中一员,在夫妻两人的共同努力之下,2009年,周海燕家修了村里的第一幢砖房。


6.jpg

铜仁市松桃自治县木树镇潮水村,群山合围,小楼林立。(江佳佳摄)


  “但家里的孩子要上学,父母也需要人照顾。”周海燕夫妇陷入两难,散落在天南地北的木树镇潮水村人,也面临着这样的窘境。


  “家乡已经在开始变好了,我们养点牛、喂点猪,一样能挣钱,还能兼顾家庭。”看着村里已经通了电、修了毛路,周海燕夫妻俩决定留在家乡。2011年,周海燕被推选为潮水村村委会妇女主任,和村两委一起带着大家谋出路。


  “给村里的妇女做思想工作,和乡亲们一起修路发展产业,大家逐渐有了信心。”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如春风拂过松桃河两岸,松桃自治县抢抓机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富民产业。


7.jpg

铜仁市松桃自治县木树镇潮水村,松桃河碧波荡漾,小船悠悠。(江佳佳摄)


  “2015年,村里通了硬化路,也带来了精品水果等生态富民产业,村里的老旧木房被推平,一幢幢小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村里的琅琅书声在山间回响,小伙们的谈吐愈发自信,嫁到这里的媳妇越来越多……”提及潮水村这些年来的变化,周海燕如数家珍。


  “怕外孙住不惯,即便只是一河之隔,女儿也很少回门。”木树镇潮水村村民陆老顺的女儿,8年前嫁到了民乐镇潮水村,思念女儿和外孙时,他就看看照片,走到河边张望,望的时间久了,心里就开始拧巴。


  “现在村里发展好了,我家盖了两层楼的新房,外孙时常嚷着要来玩。”守着绿水青山过日子的木树镇潮水村,如今变得耀眼夺目,陆老顺的心,随着女儿回娘家的路也敞亮起来。


9.jpg

铜仁市松桃自治县木树镇潮水村硬化路直通房前屋后。(江佳佳摄)


  “为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2017年,木树镇与民乐镇签订《接边地区联防联调睦邻友好协议书》,并成立联防联调工作组。”龙志勇说,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共同推动两地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现在两个村共抓精神文明建设,大家都亲如一家。”挑起大梁的外乡娘子周海燕说:“咱们守着这方山水,发展精品水果、稻花鱼等产业,撬开了致富门,现在要和河对岸的乡亲们一起携手谋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佳佳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何涛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