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视频 > 正文

【黔行记·老区新颜】榕江腊酉村:“红军桥”见证红色旅游兴起 



【开栏语】


  为深入反映我省的革命老区和沿边地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显著成就和感人故事,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和沿边地区的新风貌新变化新成就,生动展示革命老区和沿边地区人民自信自强、团结奋斗的良好精神风貌。


  4月中旬起,贵州日报组织多路记者,深入到我省41个革命老区县和“七星关—威宁、水城—盘州、兴义—兴仁、黎平—榕江、碧江—松桃、仁怀—赤水、独山—荔波”等黔边经济带,践行“四力”,“走街串巷”,通过行进式采访,运用图文、视频等融媒体报道,在“黔行记·老区新颜”和“黔行记·沿边新貌”两个栏目中,向读者讲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事例。


W020220420549236821730.png


乘着小船行进在榕江县八开镇腊酉村的水面上,目之所及皆是翠绿,一泓清水倒映蓝天白云,阵阵凉爽的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


  腊酉村有3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156户703人,是一个以侗、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腊酉老寨位于都柳江河沿岸,被河水隔开了与外界的联系。寨中村民要想走出寨子,最便捷的方式便是渡船。


  “只要河水不大,村民出行都靠坐船。如遇到河水汛期,船不能通过,村民只能从寨子后面的路绕行到另外一个村子,才有通到对岸的桥,路程就要多好几倍。”腊酉村党支部书记潘通福说。


  也因出行条件不便,寨中群众逐渐搬出老寨,如今只剩下十多户居住在寨子中。


  寨中有一座古老的腊酉塘桥,又名“永德桥”“与善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1930年4月,红七军经从江县的长牛、白朵及榕江县的九秋、加宜等十余个村寨,来到腊酉老寨走过塘桥。因此,腊酉塘桥也被后人称作“红军桥”。1981年该桥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青石板桥,饱经风霜却依然坚韧屹立着。


W020220420549241870977.jpg


  行走在寨中,只见不少人正在对房子进行改造,发出的施工声音,让原本冷清的寨子热闹起来。“工人正在把房顶上蓝色铁皮换成青瓦,让寨子看上去更好看。”潘通福说。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榕江县依托红色资源,突出深挖红色文化、革命精神,发展具有革命老区特质的红色旅游产业,借助新媒体推动文旅融合的发展,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村。


  今年3月底,腊酉村举行了新媒体文创基地启动仪式,利用腊酉村红色文化、自然景观,把村里闲置的资产打造出适合主播拍摄的场景,融合红色文化、地方美食、乡村文化、农特产品、旅游体验等,开创出“新、农、文、旅”一体化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现在我们已经和寨中村民签约,将他们闲置的房子利用起来,逐步进行改造,将建成接待中心、木屋民宿、红色文化展馆、餐厅、多功能休闲区等,吸引更多人来到腊酉村。”潘通福说。


W020220420549247835344.png


  榕江县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形成“红色教育+民俗体验+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借助新媒体打造游客品味乡愁的“网红乡村打卡地”。接下来,将不断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承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新方向。


 视频 榕江县都柳江文化传媒公司提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芳霞

编辑 龙海若

二审 何涛

三审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