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视频 > 正文

【黔行记·老区新颜】老区镇远换新貌 搬迁小区样样好

  【开栏语】


  为深入反映我省的革命老区和沿边地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显著成就和感人故事,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和沿边地区的新风貌新变化新成就,生动展示革命老区和沿边地区人民自信自强、团结奋斗的良好精神风貌。


  4月中旬起,贵州日报组织多路记者,深入到我省41个革命老区县和“七星关—威宁、水城—盘州、兴义—兴仁、黎平—榕江、碧江—松桃、仁怀—赤水、独山—荔波”等黔边经济带,践行“四力”,“走街串巷”,通过行进式采访,运用图文、视频等融媒体报道,在“黔行记·老区新颜”和“黔行记·沿边新貌”两个栏目中,向读者讲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事例。


镇远县新城社区.jpg

镇远县新城社区


  走出大山,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谈起这个话题,镇远县新城社区居民印开友笑言:“现在的生活,过去都不敢想。”


  早些年,因为父母体弱多病,家里也没什么收入,印开友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6月底,印开友一家6口从镇远县都坪镇天印村搬迁到新城社区,成为该安置点第一批搬迁户。


印开友一家住进了新房.jpg

印开友一家住进了新房


  搬出大山,一家人的生活迎来转机。由于有榨油经验,印开友夫妻商量后,在小区租了门面,做起榨油坊和送水的活计,每月平均下来能有8000多元收入,2018年他家成功摘掉贫困户帽子。


  不仅如此,印开友的孩子也获得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以前上学往返需要走1个小时多,现在只要走3分钟就到了。而且新学校宽敞明亮,我的学习也比以前进步了很多,我很喜欢这个学校。”现在读六年级的印加艳说,搬迁后她来到离家最近的芽溪片区中心小学读书。


印开友夫妇在工作.jpg

印开友夫妇在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像印加艳这样的搬迁户子女,学校应收尽收,并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照顾。


  社区有文化广场,楼下有多家工厂,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水电路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极大改善,这是所有移民搬迁户对新生活的真实感受。


  “上岗前,公司为我们做了为期一月的技术培训,现在做起来得心应手。”楼上居住、楼下就业,新城社区居民罗芬感到十分惬意,“做饭不用柴,吃水不用挑,出门有公交。生活方便、赚钱便利。”


新城社区居民罗芬在社区工厂就业.jpg

新城社区居民罗芬在社区工厂就业


  移民搬迁是镇远县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镇远县共建成慢坡社区、东城社区、新城社区3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安置房52栋2830套,全部采取集中安置方式,如期实现2147户搬迁对象入住。同时,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3期1002人,落实就业岗位8936个,实现就业人数3574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稳步能致富”目标,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如今,革命老区镇远早已换新貌,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全县上下正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开创名城镇远新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伟

编辑 何涛

二审 杨韬

三审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