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视频 > 正文

贵州历代“贡品” | 玉屏箫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玉屏悠满城


  “蝶非蝶,梦非梦,缘分今生注定。”


  一曲悠扬的《化蝶》从山的那头飘然而来,伴随着这悠长而又凄美的笛声,我们放眼望去,原来是贵州省玉屏县“玉屏箫笛乐团”成员蒋毅和姚沙,正在用笛声向前来玉屏旅游的游客展示玉屏的特产——“玉笛”。



  回溯历史,玉屏箫笛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清两代曾被作为贡品上供皇室,因此又叫“贡箫”。聚焦当代,玉笛亦常作为馈赠外宾的国礼,它不仅是一种极好的民族乐器,同时也是一件非常高雅的工艺品,音韵清越、雕工精巧,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箫笛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吴继红告诉记者:“近两年,在响应政府‘文化下乡’和‘脱贫攻坚’的工作下,有关部门与当地老百姓进行了土地荒山,退耕还林的竹林改建计划。”为了让玉屏箫笛的文化继续发展壮大,当地政府着力与老百姓一起将荒山改为竹林种植基地,不仅给玉笛的制作提供了原材料,也让当地老百姓实现了增收的目标。



  “玉笛作为一种乐器,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还可以作为一个很有艺术价值的馈赠品送给亲朋好友,这样也带动了玉屏旅游行业的发展。”吴继红骄傲地向记者说道,“玉笛”作为玉屏侗族自治县的非遗文化产业,每年都会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玉屏,感受玉笛所带来的文化气息,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为了这项传统文化的传承,玉屏县政府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不但开展了培训班召收学员学习吹奏箫笛,同时也在县内各个中小学校发展箫笛吹奏兴趣班,让玉笛文化由内而外扩散开来。



  作为从事箫笛制作已30余年的非遗传承人,吴继红也开始着力培养自己的儿子学习制作箫笛的工艺。“箫笛是我的事业,也是我的梦想,我有义务和责任将它发展并传承下去。”



  其实,吴老先生的梦想,也是我们大家的梦想。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文化,必须由我们自己继承和发扬并传承开来,让世界聚焦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让我们中华儿女在艺术文化的大道上迈着骄傲的步伐。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策划  邹敏
  海报/拍摄/剪辑  龙本枝
  文字/拍摄  陈赫鲁
  配音  杨凯茗
  编辑  刘婷婷
  编审  陈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