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视频 > 正文

【落地生根④】赤子丹心·身影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又到了农忙的时节。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穿梭而过,鱼儿肥美牛儿壮,鸭儿戏水果儿香,好一派乡间的惬意景象。田埂上、池塘边、牛棚下,一直都能看到那个忙碌的身影,听到皮鞋踩在水泥地上的哒哒声,他带领这里的人们脱贫致富,他也成为了这里的村民个个竖起大拇指称赞的对象。



  本期主人公:吴天将,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公室副主任,2016年4月到贵州省丹寨县扬武镇干改村任第一书记,2018年驻村期满后,主动申请继续留在基层工作,当年4月任扬武镇扬颂村第一书记。


  扬颂村是苗族聚居村寨,村民的苗语让初来乍到的吴天将在交流上犯了难。为快速摸清村里的底子,探清群众的需求,吴天将拉着村支两委的同事给自己当翻译,开始挨家挨户走访,希望找到适合村里发展的路子。"放下自己的面子,与群众交朋友,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抱着这种信念,吴天将白天走访,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讲自己对于村子发展的想法;晚上写调查报告,结合扬颂村的自然条件,想想脱贫的办法,很快梳理出了搞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



  经过吴天将的调研走访,扬颂村建立了肉牛、水产、蛋鸭、蔬菜大棚、蜜蜂、马郎圣果六个产业,还从从外面引进企业进村,把村里的产品推销出去,让大家都能分享到发展产业带来的好处。"我想改变群众的思路,从'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吴天将的奔走点燃了村民的热情,也点亮了他们心中的希望。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的六大产业覆盖了全村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02人,2019年扬颂村人均分红达950元,凡是参加合作社务工的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扬颂村一改过去靠山吃山、土里刨食的面貌,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我们扬颂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定能搞出东西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进入夏季,扬颂村开始准备下一轮的耕作和蓄养,轻风拂过田野,带起一层层绿色的波浪,吴天将的脚步不曾停歇,虽然产业搞起来了,村民脱贫了,如何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增收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村养的牛、鱼,种的蔬菜都好得很,还没上市就已经被订完了,现在要着手准备接下来新一轮的种养了,做就要长期做下去,让群众能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用再过以前的日子。"



  双脚沾满泥土,胸中怀揣希望。吴天将把投身到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当做自己的荣幸,正如他自己所说:"脱贫攻坚工作就像一场战争,涉及到几千万的贫困人口。这次帮扶结束后,如果组织信任我,群众需要我,我会继续发挥我的作用,履行好我作为第一书记的职责。"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顾启明 周麟宇 刘绍波
  海报设计 徐微
  编辑 刘婷婷
  编审 廖必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