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视频 > 正文

指路人丨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一双手,创造一门手艺;一门手艺,创造一项事业。他们是千万人脱贫路上的“指路人”。

  李德华有一个葫芦,约半米高,上面是一幅精美的观音烙画,这两年陆续有人出高价想要买下这个葫芦都被拒绝了。

  “自己用心做的东西,有了感情,便不舍得了。”

  李德华从事民俗葫芦烙画3年,葫芦对于他、以及他的残疾人伙伴来说早不止是一个葫芦,更是一份找到自己的事业。

(李德华)

  夙愿

  李德华家住黔西县杜鹃街道岔白社区,小时候家境贫寒,家里都是烧柴火。1岁时,因不慎误踩进火堆,右脚严重烧伤,又因医治不当留下了永久的病根。

  “小时候,一到五六月份家里就没有粮食了,看到大人那么辛辛苦苦干一年还是不够吃,那时候就发誓我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

  残疾和贫困都没有击垮他,那时起,从小就梦想当一名画家的他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最终考到贵州省艺术学院(现贵州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他开始创业从事广告行业。

  但生活远没有艺术唯美。创业之初,李德华在寻找客户、跑业务的过程中时常因身体残疾遭受到异样的眼光。“但我一直是一个自信的人,从没有自卑过。”从饱尝艰辛到小有所成,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李德华在心里默默埋下了一个夙愿:“创业很难,但有一天我成功了一定要解决残疾人的就业,实现他们的价值。”


 机缘

  2016年5月,李德华参加了一个全国传统文化活动,活动上的葫芦礼品吸引了他的注意,“因为大部分残疾人文化程度不高,比较可行的就是走手工这条路。我一看工艺品也是我的强项,我就想这么多年的夙愿终于可以靠葫芦解决他们就业的问题。”

  在多方联系争取后,李德华接下了明年供应葫芦烙画工艺品20万个的订单。2017年3月,他回到了家乡黔西流转了一百余亩土地开始种葫芦,一边在外面四处收购葫芦,一边召集了许多同学、从事美术的朋友、残疾人朋友等一起做葫芦烙画。

  那年,虽然因为人力有限最终李德华只完成了12万个葫芦的供应量,但一颗残疾人可持续从事的事业种子开始萌芽了。


  愿成

  回到家乡以后,李德华将自家的老房子改造一番,摇身变成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民俗葫芦文化基地,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各大旅游景点为素材,以葫芦为载体,制作传统烙画工艺品。

  随后,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或农户自种、公司收购的模式他先后在黔西县林泉镇、杜鹃街道岔白社区、谷里等地流转土地250亩种植葫芦。平均每天有二十多名周边群众在基地从事育苗、移栽、管护、浇水、除草、支架等工作,仅此一项就可为60余户农户增收。


  随着葫芦市场需求量增大,2019年5月,李德华成立了贵州山人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同年7月,他开始以每天补助30元、解决中餐等措施鼓励、吸引周围残疾人、贫困户、社会待业青年等参加葫芦烙画工艺培训,前后共招收培训一百余名残疾人、30余名贫困户。

  杨加云前几年因受伤导致左腿残疾,且在外务工不适应回到了家乡。他是去年8月第一批参加培训的人员,“刚开始学的时候挺困难的,但是心里喜欢的事情最起码要坚持做下去。”毫无美术、手工基础的杨加云现在也喜欢上了葫芦烙画,不仅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爱好与价值。


  如今,基地有稳定员工三十余名,其中大部分是腿脚有疾、聋哑人等残疾人,每人每月工资可达2千至7千元不等。一个个普通的葫芦经他们的手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在全国各地各大旅游景点展卖,并远销新加坡、加拿大、韩国等地。仅2019年,葫芦产量达27万个,产值约1400万元,付出的人工工资达200万元左右,小小的葫芦成了扶贫、助残和振兴乡村经济的大产业。

  “有了一门产业,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可以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发工资的时候,看到他们脸上满足的笑容,是李德华最开心的时候。他说他是一个民间艺人,更是一个家长,要带着这个家长长久久地走下去。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周璇 安启余 高航

编辑 彭启云

编审 廖必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