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图片 > 正文

【天眼影像故事】湄潭拆除网箱 渔民流着泪上岸后



请点击:听雨飞说渔民郑舟银的故事 (todayguizhou.com)

雨飞工作室制作


在这里,郑舟银当了8年的渔民,每年能赚20万元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郑舟银深知这句古话的精髓。


  郑舟银的家在湄潭石莲镇沿江村,这个小村子依山而建,山脚,就是蜿蜒穿流的乌江。


湄潭石莲镇蜿蜒穿流的乌江


  10年前,32岁的郑舟银和村里很多村民一样,在乌江里摆布网箱,当起了渔民。


郑舟银用拆除后的渔网做养鸡围栏


  “80个网箱,每天光饲料就得喂掉3000多块钱,但每年可以赚20多万元。”郑舟银脸上颇为得意。


  以为自己会以养鱼度过一生的郑舟银,说自己的“好日子”只维持了8年。


  为响应生态保护的号召,作为长江上游的乌江按要求必须全面拆除网箱。


每当看见这些上岸的渔网,郑舟银感慨万千


  “说实话,网箱养鱼确实会让水质发生变化,专家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质有污染。”几年前,从县到村,保护生态的宣传从未停止过,特别是针对乌江提出的禁止捕鱼及网箱养鱼。郑舟银心里明白,政策有变。


  郑舟银清晰记得,2018年5月13日,他家最后一个网箱拆除。虽然他知道“国家的号召,肯定是从大局出发,肯定有道理。”但他说自己还是和其他村民一样,“流着泪上岸了。”沿江村靠水吃水这条路,对郑舟银这样的渔民来说,彻底断了。


  好在,他们还有山。


  县里没有袖手旁观,对拆除网箱上岸的村民,除了提供补助,还积极引导渔民转岗就业创业,提供转产专业培训等政策,让他们重新发展新产业。


  “当初,听说要拆除网箱了,我就开始琢磨新的出路,毕竟要跟着国家政策走嘛”郑舟银心里对自己说,不能靠水吃水,我们还可以靠山吃山嘛!


郑舟银的养猪场


  曾经养过猪的郑舟银萌发了办个养猪场的想法,和村干部商量后,得到了大力支持。村里找专家,对郑舟银这批渔民进行了职业培训和养殖技能指导。


郑舟银的养猪场效益也不错


  一年不到,郑舟银拿着政府的补贴和自己的积蓄,在村后的山间投资7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养猪场,养了100多头猪。当年就赚了20多万元。“和养鱼差不多。”郑舟银嘿嘿一笑。


郑舟银的养猪场里的小猪仔


  养猪场也有烦恼事。


  “就是猪粪不好处理,从山上运下来很麻烦。”思想活络的郑舟银盘算着怎么解决这个棘手难题。


郑舟银在给猪喂食料


  培训中,郑舟银了解了什么是生态养殖,什么是循环经济。他顿时眼前一亮,种植茶苗,用猪粪来当肥料岂不是两全其美?既解决了茶苗肥料问题,又解决了猪粪处理难题。


郑舟银种了48亩茶


  村里得知他这个想法后,帮他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不久,郑舟银就流转了48亩土地,栽上了茶苗。


  “这两天我在联系厂家,购买一台给猪粪脱水烘干的设备。”郑舟银很有信心,“茶叶正式投产后,每亩起码有3000元以上的收入。”


郑舟银买上了一辆奥迪轿车


  如今郑舟银一家彻底告别了过去的渔民生活。从网箱拆除的渔网被村民拿来围在地里养鸡养鸭,每每看见这些渔网,郑舟银很有感触,自己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背后,其实是党和国家关心人民的结果,只要有政府当靠山,农民都能致富,都能奔小康。


如今郑舟银告别了渔民生活,走上了养殖致富道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斌 杨涛

  编辑 陈慧

  编审 李枫 刘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