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人民日报: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闯新路

  3月5日,《人民日报》整版刊发《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闯新路》,聚焦贵州在新发展阶段,将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继续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努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走前列。具体报道如下: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足新发展阶段,贵州将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路径,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努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走前列。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贵州”。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围绕大数据全产业链,实施数字经济万亿倍增计划,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和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无接触经济等新业态培育。深入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持续用大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深入实施“数字治理”攻坚战,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着力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瓶颈。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强化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和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

 大力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完善人才工作协调机制,推进人才大汇聚。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实施重点人才倍增计划和精英人才引进计划。完善人才创新服务保障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升级版,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加快实现“输血”脱贫向“造血”致富、数量达标向质量提升、政府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变。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规划建设,优化村庄布局。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工程。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吸引各类城市人才下乡创业。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坚决贯彻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持续推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水、大气、土壤、固废等环境治理工程,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污染防治体系。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着力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水平,引导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深入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和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坚持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并重,深入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强化绿色生活方式宣传引导。

  全面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推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成果和经验做法,加快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公益诉讼和执法司法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监管和执法。健全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

  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培育完善市场体系,注重需求侧管理,积极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主动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内大循环,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全方位全要素高效率地融入“双循环”。鼓励企业不断增强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高效流通。

  积极拓展开放合作空间。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省份合作,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空间格局。深化国内外生态领域合作交流,完善长江经济带省际间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大渝黔两地合作力度。

  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挥贵州“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载体功能,全面完善提升开放平台功能,着力提升内外贸质量和效益。将贵安新区打造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进一步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中亚国际运输通道。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和国际营销体系。加大国内外优强企业引进力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共建共享的民生保障体系,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保障水平。实施城乡居民增收工程,千方百计拓宽居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多措并举拓展就业渠道,健全稳就业工作协调责任机制。

 提升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施育智兴黔工程,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加快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社会保障提升工程,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加强各类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建设。实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突出违法犯罪打击整治长效机制。数据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张良胜
  编审 杨仪 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