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交通帮扶·决战月亮山】从江污规村:小针头织就致富路




“剪纸绣的绣法与其他刺绣不同,学针法之前要先懂剪纸,将剪好的纸贴在绣布上,根据剪纸的内容绣出图案。”


一根根绣花针在指尖上下翻飞,原本单纯的线头和布块经过龙笔英的巧手缝纫,数日功夫便变身五彩秀丽的民俗绣品。



污规村的民俗绣品

在从江县加勉乡污规村的刺绣坊内,几名绣娘正低头研究新绣法,前段时间,她们接到了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订单。

“剪纸绣这门手艺,全村的妇女都会,村里的绣娘有时间都可以来接单,绣多少活儿,就分多少工钱。”27岁的龙笔英是村里最年轻的绣娘,以前的她没有想到,一根小小的绣花针现在也能为他们带来收益。“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省交通运输厅的帮扶,我们有自己的刺绣坊,大家在家门口就能靠着针线活挣钱,不必外出打工差。”


龙笔英与她的刺绣作品

“绣花针”变成了脱贫攻坚的“顶梁柱”,一切的改变,还要从两年前说起。

2019年6月,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驻污规村第一书记程序来到村里开展帮扶工作。经过几轮走访,程序发现污规村森林面积广,可耕地面积少,使得污规村大多数劳动力以外出广西务工为主要收入渠道,留在村内的人员主要是无劳动力的老人及在家带小孩而无法外出务工的妇女。留守在家的老人及妇女除了管理少量的几分农田以外,在家并无其他事做,一家人的生活收入全靠外出干体力活维持。

“本地群众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留守人员无事可做,长此以往,脱贫攻坚无法形成稳定、长期效果。”如何让本地的留守妇女有事可做,切实增加家里的收入?一次,村里的绣娘正在自家门口做刺绣,针线飞舞间,手法异常熟练,这一幕,正好让路过的程序看到。


第一书记程序介绍刺绣产业发展情况

“要是将本地苗绣制作出来的手工艺产品作为特色商品进入市场,一定有销售前景。”程序说,从江本地刺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农闲时节,妇女们大多在家刺绣,但是没有形成产业,效益不高。于是他便萌发了开设绣房,在村里发展刺绣产业的想法。

2019年7月,程序通过村支两委依托帮扶单位投入8.3万元建立“民族刺绣坊”,刺绣坊的建立让村内留守老人及妇女有了一个集中交流技术的平台,让她们能够在刺绣坊内共同生产提升技艺,逐渐形成民族文化产业的绣娘团队。2019年12月,帮助绣娘团队成立从江县污规刺绣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承接企业的刺绣订单,组织村内绣娘进行订单生产及收购,同时合作社成立了质量监督委,负责对绣娘的刺绣产品进行定级定价,帮助绣娘专业化、商业化发展刺绣产业。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也成立了“锦绣黔程”的项目团队,对村里的绣娘进行免费的技术培训,并引进企业参与物流、销售,切实增加村民收入。


村里的绣娘光荣榜

一技在手,脱贫不愁,小小的绣花针慢慢绣出了绣娘们的致富路。从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合作社带动绣娘完成刺绣订单共15批,带动30名贫困户增加收入约4.3万元,其中最高的收入有3240元,人均增加收入达到1353元,帮助村内21个贫困人口通过刺绣增收顺利脱贫。

“现在我们村里已经有了34名绣娘队伍,村里的‘星创天地’项目也接近完工,购买的缝纫机、压布机等刺绣设备也陆续到货,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大力发展污规村的刺绣产业,形成本村的刺绣品牌,真正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让绣娘们的小康路越走越宽。”程序说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延卿
编辑 肖阳
编审 李中迪 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