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黔西南 > 正文

荒滩变“银行”——安龙县栖凤街道坡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小记

“前年收益100万元,去年收益120万元,今年预计收益140万元,我们村集体经济的收益越来越好了!”6月26日,站在安龙县栖凤街道坡脚村青山绿水间的巴猫河岸5亩多见方鱼塘边上,着着成群结队游动的鱼苗,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蒙德飞喜形于色说道。


这鱼塘的位置,2016年以前是一片人见人愁的荒滩,荒滩低洼处是清澈见底慢悠悠流淌的巴猫河水。路过这里的人们,谁也不曾想到,这荒滩会变成村集体经济“银行”。



“银行”的背后有故事。


2015年,贵州六盘水地区那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闹得沸沸扬扬。


成功的典范,成了无声的召唤。从这一改革经验受到启发的蒙德飞,内心十分激动:“我们也利用坡脚村绿水、荒滩来试搞‘三变’改革!”


蒙德飞的想法,超出了当地村干部的想象,却意外获得到支持。


2016年6月,村两委牵头成立安龙县坡脚创新惠农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党支部+公司+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蒙德飞任名誉董事长,由9名村两委干部任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同时聘请村里两名渔业养殖技术人才参与经营管理,吸纳全村包括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117户为社员,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村级自然资源优势与合作社的技术、市场、资金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成功探索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村民增收有效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这年,村党支部把省财政厅扶贫资金80万元及村民入股91.8万元、坡脚村一组入股40万元、栖凤街道箐山村入股30万元“打捆”使用,在村里巴猫河岸的荒滩修建水产养殖场,2017年4月建成了水面5亩水产养殖场,当即投入4万尾中华鲟、10万尾叉尾、13万尾丁桂喂养。


到了2018年春节前后,村里把养出的鲜鱼销往重庆、南宁等地,利润逾100万元,出乎了人们意料。


坡脚村告别了“空壳村”,也结束了往昔老党员、离任村干部生病住院村里无钱买慰问品的尴尬局面。


蒙德飞告诉记者,在经营上由村级公司负责鱼苗的采购、渔业养殖技术指导和组织生产,同时与重庆、南宁等地等地鱼产品批发市场、集散地批发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打通鲜鱼产品销售渠道,解决鲜鱼销售的后顾之忧。


在收益分配上,村里合同规定:渔业养殖产业产生的利润50%用于利益联接惠及群众,45%用于村集体经济扩大再生产,3%用于公司管理费用,2%用于村级公益事业。


蒙德飞说,为了扩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影响力,2019年1月30日特意召开一次分红大会,全村505名村民每人分红500元,并给予村民缴纳当年医疗保险费每人给予补助100元。而且箐山村分红到1.5万元,坡脚村一组分红到1.5万元。


坡脚村集体经济“富”起来,村里党员干部威信树起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强起来。


两年来,村里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破损得到维护,开展文明活动、救助孤寡老人、奖励入伍新兵及大学生新生等均“有钱办事”。


村里今年新建的5亩水面水产养殖场已完工,正拉开精品鱼养殖项目的序幕。


此外,村里的黄海林、江忠莲、王友财等20名党员、预备党员在发展产业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乡亲发展了3000亩西贡蕉、180亩甘蔗,人均产业园6.29亩。


“我们将打造村集体经济‘精品鱼养殖+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开发’发展模式,形成以组织振兴为龙头,深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的共赢发展新格局。”谈到今后几年的打算,蒙德飞信心满满地说道。


通讯员 韦天晃 赵隆亚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朝富

编辑 彭芝莉 刘义

编审 陈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