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黔南 > 正文

【乡村振兴接力棒·观念接力】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石板村村民铆足干劲的背后:观念转变万象更新


  4月9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石板村农田里,处处是村民劳作的繁忙景象:有的开着微耕机整地,有的移栽南板蓝根,有的给庄稼浇水……

  “时间一分一秒都不敢浪费,这几天天气好,正是抢种南板蓝根的时候。”记者见到潘永模时,他正靠在电瓶车上吃饭。



  “这两天,我们都是早上出门就把午饭装在保温饭盒里,来买苗的人很多,我饿了就抽空吃两口。你看,一顿中午饭吃了三回还没吃完。”潘永模笑着说。

  “现在国家政策好,乡村要振兴,肯定要一门心思搞发展才不会掉队呀!”潘永模的妻子吴锦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他们跟着村合作社,育苗5亩南板蓝根苗,今年4月底就能把苗卖完,5亩地预计可以挣15万元。

石板村村支书潘永贤说:“以前,村里没人在冬闲的时候做事情。现在大家的思想活了,观念也新了,想的都是怎么搞发展、怎么挣钱,干劲足得很。”


潘永贤的话不假。84岁的村民潘仕安告诉记者,石板村这几年变化太大了:环境干净漂亮了、产业发展兴旺了、邻里关系和谐了、家家户户的生活也越来越滋润了。“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大家的思想观念变了,思想越来越活了。”潘仕安说。


65岁的潘花还记得,曾经,村里的邻里关系不太和谐。村民中不打扫卫生的、不孝敬父母的、偷牛盗马的、吵架打架的都有,还有滥办酒席的风气非常严重。修新房子要办酒、娃娃升学也要办酒,大家都好面子,一场酒要杀一头牛,再加上烟酒、饭菜,没有上万元根本下不来,负担不起的人甚至借钱办酒。“那时候,我们村还是贫困村,但大家都没把心思用在发展上,村里穷了很多年。”潘花叹了口气。


不仅如此,村民不重视孩子学习教育。潘永贤告诉记者,村里40岁以上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小学都没有毕业。“一是因为穷,二是因为那时候大家都不重视教育,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村是没有大学生的。”



因为没读多少书、文化水平太低,外出打工曾经是石板村群众的无奈选择。“年轻的时候出去打工,年纪大了就回村种地。”64岁的村民潘秀道无奈地说。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推进,石板村的年轻人们有了更高的文化水平、更多的就业选择。“以前读书少,吃了不少亏,现在国家政策好,娃娃要多读书才行。”潘永模告诉记者,“虽然我没有读几天书,但是我的女儿和儿子都是大学生,女儿毕业后做了幼儿教师。”

自2016年起,石板村每年都会举办教育扶贫奖学活动,表彰考上大学的学生,还会为村里年度高考文科和理科状元授予荣誉牌匾。目前,石板村考取二本以上的学生已有200多名,家家户户重视教育。

石板村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解决了,村里还同步进行思想扶贫。“只有从思想上脱了贫,激发大家的内生动力,村民才会有干劲。”村支书潘永贤说。2016年以来,石板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扶贫,改变村民的观念,让大家从不想干不愿干到积极主动干事创业。

村民潘兰江在思想扶贫帮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他是石板村出了名的懒汉,成天喝酒睡觉不干活,当了很多年贫困户。后来,通过村支两委的多次上门走访谈心,孩子读书享受到各种好政策,再加周围邻居发展产业日渐富裕,潘兰江看到了勤劳致富的希望,遂和妻子决定外出务工,每月收入6000多元,渐渐地过上好日子。

 “村民有干劲,产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潘永贤说,2014年以来,石板村因地制宜发展以白茶、南板蓝根(蓝靛)、钩藤、辣椒等为主的种植产业,以生态黑猪(含福猪)、生态牛、稻田养鱼为主的养殖产业,家家户户实现了产业全覆盖。今年,石板村还要继续做好产业,做好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

编辑 顾彦君

编审 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