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黔南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扶贫,亦余心之所向兮,虽无荣其犹未悔丨都匀市墨冲镇罗马村驻村网格管理员潘洪巨


  “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这是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原第一书记黄文秀在手记里写下的一句话,更是许多扶贫一线工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我在扶贫,我自豪!


  我叫潘洪巨,出生在农村,父母是农民,读书在农业学校。我一直相信,这是我与“三农剪不断的深深缘分。我的大学在陕西咸阳,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家乡差别不大。开学时候,校长站在台上对着我们说道,“一所好的大学,不仅要有大师、大楼、大治,更要有大爱之心。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每个学子成为能够担当国家民族使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优秀人才,这就是大学的大爱。传承大爱精神,弘扬大爱文化,让每一位学子感受大爱的力量,便是这所大学的道德价值观。”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中央许下的庄严承诺。2017年10月,我通过省考为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墨冲镇人民政府录取,成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从那时起,我便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来,同千千万万个决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奋斗者一道,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扶贫,在苦与乐之间一路前行,虔诚而又执着。

第一次走访贫困户


  还记得2017年10月26日第一次走访贫困户时候的情景,在单位前辈老汪同志的带领下,去给新蒙村上院组的群众核算年均收入。深秋的整个村庄融入到了一种慵懒休闲的氛围中,就连村头的狗儿都懒洋洋地趴在路边,从旁边走过,它甚至都懒得抬头看看。虽然如此,却止不住一个初入扶贫战线菜鸟的激动心情。临出发时候,老汪看着稚嫩的我们,叮嘱我一些面对不积极配合工作农户的入户询问交流技巧。那时候,懵懂的心中多出了几分怯意和不自信。怯意是因为不知道前方会遇到什么情况,不自信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担好扶贫这一份责任。毕竟,扶贫并不只是说说。

夜间走访


  2018年6月,因工作调整,单位安排我结对帮扶罗马村陆德才、陆德位等8户贫困户。经过了解,我才知道陆德才户家中仅有陆德才1人。他生于1958年1月,当时已经是60岁的年纪,日子过得很窘迫,加上身体虚弱,无法修护家中房子,只能常年借住在市外的女儿女婿家。时间一久,雨水冲刷,家中房子坍坏倒塌,我见到的时候已经是荒草丛生。陆德才本人虽然有心回家养老,但是面对现实只能是长叹一声,无能为力。知道这些情况后,我立即通过村支两委和政府部门积极上报,为陆德才老人申请得到危房改造项目。可是造化弄人,新建的房子才刚竣工,门窗还未安装,老人便因病去世了,都还没看到新建的房子长什么样子。直到今日,我时常都还会回忆起和老人打交道的一些瞬间。当初在电话里跟老人说政府要给他新建房子的时候,老人兴奋极了,那是能够透过话筒传过来的溢于言表的欣喜。陆德才老人的遗憾,自此之后成了我心中长久以来都无法消散的愧疚,我深切懂得了扶贫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扶贫工作刻不容缓,容不得怠惰因循,务必要雷厉风行。

贫困户陆德位老房子旧址


  在陆德才老人的影响下,我深感自己帮扶工作存在太多不足。对此,我广泛走访个人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周边邻居,深入挖掘了解实际情况。在走访中,我才知道原来陆德位户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这户现在居住的并不是自己的房子,而是其兄长陆德修的房子。早年时候兄弟分家,家中的父母由两兄弟分开赡养,父亲陆景然和陆德位共同居住。谁知道,后来陆德位的房子不幸因火灾被烧毁,只能暂时将父亲陆景然安住在兄长陆德修处,然后自己一家和兄长一道,外出务工挣钱重新修建房子。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平日里走访时候,家中只有两位老人。询问情况,老人不知儿女安排,只知道自己住的地方便是自己的家。而陆德位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对扶贫政策不是很熟悉,电话联系到他的时候也仅仅是我问什么他答什么。要不是我走访得知,他也不会主动提起。知道他家真实情况后,我立即和政府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在联系中得知该户属于无房户,满足易地搬迁的政策条件。于是,我即刻联系陆德位返回家中,积极帮助申报。经过努力,陆德位户顺利搬迁到了墨冲镇区的移民安置点,住上了安全敞亮的房子。

△走访贫困户


  此事过后,陆德位只要遇到我,都会很亲切和我打招呼,并表示感谢。2019年7月,经组织选派,我全脱产到罗马村担任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线战斗中。年底时候,陆德位的母亲因病去世。我作为驻村干部来到其家中开展殡葬改革工作,要求按照政策生态安葬。刚提起来意,还未来得及详细解释政策。陆德位便开口说道:“是不是要签字?有了国家的好政策,我的大困难才得到解决。现在是政策需要这样做,我绝对全力支持政府的工作!”说完便接走我手上攥着的协议书爽快签了字,这份诚挚和感恩的心让我感动。只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了点事,哪怕是小事,群众也都会铭记于心。

△洪水期间接送小学生


  在罗马村驻村期间,我一直担任四组的网格管理员。说是管理员,实质上就是村民的大管家,不管事情大小,都需要你来协调处理。网格管理员五个字的背后,隐藏的是一方群众的民生福祉,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给贫困户发放马匹


  为了尽快熟悉网格情况,我连续几天和工作队的同事爬山下坎、挨家挨户全部走访了网格的55户农户。常常是跟着日头来到网格,随着月光摸黑回村委会,雨天打湿了头,晴时晒红了脸,渴时捧着饮水池口的泉水喝两口,饿时摸出工作包里的饼干吃两片。走访中,有人向我诉苦,因为穷,还没有娶老婆;有人向我抱怨,房子漏雨了,怎么没有人来修;有人向我哭诉,自己也老了,儿子又身患残疾,等自己不在了该怎么办;有人向我反映,政策不公平,贫困户有帮扶人管,非贫户什么好处都没有;有人向我质疑,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肯定是来做做样子,过几天就走了吧?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我没办法做过多的解释和回答,只能默默地在笔记本上把他们的困难记了下来,告诉他们我还会再来的,我会尽我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通过走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老百姓们对生存现状的无奈、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党和政府发自内心的依赖依靠。如果政府不管,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我暗下决心,至少我在这里的时候,要帮他们做点事情。

孟彩坤的老房子


  网格里64岁的孟彩坤一直是村里的“老大难”。孟彩坤视力一级残疾,还有个智力三级残疾的妻子,二人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在走访中,我看到两人单独居住在离寨子较远的山上,出行极其不便,再加上年久失修,房子已经倾斜超过15度,随时都有倒塌的风险,属于真正的危房。对此,我积极将有关情况上报,寻求党和政府的帮助。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2019年底,孟彩坤户的危改房在寨子口的平地上修建完毕。

  此时已经是临近春节,才刚接通生活用电,都还未来得及接上生活用水,二人便开心地开始往新房子搬东西,准备入住,这让我深切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春节时候,孟彩坤户的帮扶人送来了一对春联。喜庆的春联装扮下,新修的房子多了几分生活的气息,但还没接通生活用水的事实,却让我感觉到心里好像有块石头一样,一直难以落地。这感觉随着新冠疫情的到来,愈发强烈起来。因为疫情管控,外面的工人进不来,接通用水的日子遥遥无期。不能再这样下去,政府统一安排的施工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我在心底默默思考着解决的办法。工作队的队长看到我在那沉思,过来询问并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既然等不到,那就我们自己干!3月25日,趁着各项工作暂时告一段落,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同事一道来到孟彩坤的房子外面,撸起袖子,挥动锄头,一起手忙脚乱地将七拼八凑得来的水管接通了。还没到中午,看着清澈的泉水从房子的水龙头哗哗流出来,我积压已久的心情也终于通畅开来。

孟彩坤在老房子


  当天下午,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听说了我们的做法,过来采访,经他们一宣传,多彩贵州网、新华网等媒体也纷纷转发报道。当晚做饭的时候,尽管满身疲惫,工作队的同事提议到,我们来一起动手做点好吃的吧,奖励一下我们自己!话声未落,便得到了其他同事的支持。驻村便是这样,尽管来自不同的单位,年龄和级别也不同,进了同一个工作队,便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自然会携手齐心一起克服面临的困难,也会为了工作队获得的一点小进步共同喝彩!

孟彩坤老婆签字脱贫


  几天后,我再次来到四组。还未进到寨子,便看到孟彩坤夫妇相互扶持在新房子里接水淘米做饭。尽管是智力三级残疾,孟彩坤的老婆看到我,很激动地在那里口齿不清地比划着,我知道她的意思,她想邀请我进家里去。群众就是这样,你把他们当亲人,他们也把你当亲人。

  回来后,想到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路边,卧室的窗外人来人往,极为不便,我又买了一对儿窗帘给他们送了过去。

给孟彩坤户埋水管


  现如今,每当我走在村里,我都感觉到自己没有能够成长成为当初校长说的那个担当国家民族使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优秀人才。当下放眼所及,全都是东家的垃圾又堆到门口了,西家的瓦片好像又滑下来了等等这一类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每当看到乡亲们亲切的眼神和热情的问候,我那一颗躁动的心便能够瞬间安宁下来。“小潘,你来嘛,你过来我跟你讲件事嘛”,听到这话,我便知道这是又有什么不方便让旁人知道的事情要找我帮忙了。

为孟彩坤户接水龙头


  说实在的,驻村并不轻松,扶贫并不容易,但就是这些乡亲们发自真心的信任和认可,让你愿意无怨无悔坚持下去,直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或许正如周总理曾说的,“年轻的时候吃一点苦,有一段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经历,一辈子受益。”

  扶贫,亦余心之所向兮,虽无荣其犹未悔!


作者 潘洪巨

来源 都匀发布

编辑  杨羽

编审 周文君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