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黔南 > 正文

搬出穷乡僻壤 抵达幸福彼岸 ——黔南“十三五”期间24.73万人走出深山开启新生活

走进长顺县代化镇移民安置点康顺小区,崭新的楼房鳞次栉比,整洁的小区内,休闲公园、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一群老人坐在树荫下乘凉。


新家园新生活  蒙永福 摄


王寿花的家就在幸福楼里。


“超市、医院、幼儿园就在附近,家里电视、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样样齐全,房子宽敞明亮,不再是从前那个摇摇欲坠的窝棚了。”王寿花指着客厅墙上的大相框说。相框上方醒目地写着感恩习总书记,感恩党中央,下方是两幅新旧住房的对比照片。这一新一旧对比,是对这家人生活变迁的最好诠释。


王寿花是外方人。十年前,她第一次跟随丈夫回到长顺县代化镇斗省村岜普大山里的家。从镇里出发,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石旮旯进山,足足走了4个多小时,直到天黑才到家。“几块木板搭起的窝棚就是家。”第二天早上起来,望着四周环绕的大山,王寿花心里凉了半截,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她的人生就此改变。


2017年,王寿花一家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山窝窝搬到代化镇移民安置小区,她的命运再次改变,“生活有了希望,日子有了盼头!”


“十三五”期间,黔南24.73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命运。


平塘县克度镇马鞍移民社区  李庆红 摄


4年来,发生在黔南2.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这场大迁徙,波澜壮阔,宛如史诗。搬迁规模之大,搬迁对象贫困程度之深,搬迁工程实施难度之大,前所未有。黔南的干部群众用智慧和才干,用胆略和毅力,交出了易地扶贫搬迁这份高质量答卷,书写了黔南减贫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为何搬?——

给深山农户出路为生态留绿


在黔南,94%的国土面积属石漠化片区,占据全省石漠化面积28%,堪称石漠化“重灾区”。2011年,黔南12个县(市)中,10个县被列为滇黔桂石漠化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和繁重。


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易地扶贫搬迁成为从源头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有效捷径,成为修复生态最有效的办法。


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惠宣 摄


在贵州罗甸、平塘、长顺、惠水、望谟、紫云6县边缘结合部,是一片喀斯特王国,这里山连着山,石压着石,被国外专家断定为“不具备生存条件”的石漠化山区,这片区域统称为“麻山”。虽已无法考证“麻山”之名从何而来,但是,在这片缺水少土、自然环境恶劣的连绵大山里,因为生存与生态的“对抗”,“麻山”成为“穷山恶水”的代名词,“贫困”如影随行,是黔南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三山”之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瑶山扶贫牵动着历届各级党委政府的心。


千百年来,荔波县瑶山乡瑶族群众散居于深山老林中,过着刀耕火种,迁徙狩猎,居无定所,与世隔绝,穷困蒙昧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瑶山瑶胞先后经历七次大规模搬迁,8813600多人(次)的迁徙,耗时64年。第七次搬迁,得益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最后一批246户瑶胞搬出大山,为这场史诗级的“搬迁”画上圆满句号。走出深山的瑶山人,结束了“游猎”生涯,融入现代文明社会,开启新生活。


月亮山的“穷”,在于森林与耕地的矛盾。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让山里群众基本“无地可种”。


月亮山位于黔南的三都、荔波和黔东南的从江、榕江4县交界地带,这里森林茂密,沟壑纵横,偏远闭塞,基础设施薄弱,耕地稀缺,群众受教育程度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但也是珠江流域最坚实的生态屏障。


三都移民新村里的绣娘 韦毓祥 摄


曾经,三都县九阡镇月亮山村的群众被称为泥腿子。因为山路太远又不好走,只要一下雨,村民都是一腿泥出现在镇上,别人异样的眼光,成为山民们心中的隐痛。


2000年6月,一场罕见的山洪冲垮了很多半山腰的房子。此后,一些人用积蓄在镇上盖房,毅然离别故土。16年间,约100多户村民搬出月亮山。而拿不出钱建房的贫困村民,只能“望山兴叹”。


2016年开始,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月亮山村3311450人前后搬出月亮山,实现整村搬迁,换了活法。为生态腾地后,月亮山的树更加茂密,风景更加怡人。


4年来,黔南共实施整体村寨搬迁1582个,24.73万人从生态脆弱的深山区、石山区迁入城镇,减轻了迁出地生态环境压力,修复和增强了山区生态系统功能,有效保护了“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截至630日,黔南实施的2016年至2018年搬迁项目应拆旧房40294户,已拆40294户,拆除率100%,复垦复绿率100%。预计拆旧复垦土地可生产出土地指标1.8万余亩。25度以下搬迁户承包地开发流转7.2万亩,退耕还林修复生态5.45万亩,实现了搬迁脱贫与生态修复双赢。


罗甸移民搬迁后原有土地盘活种植的火龙果产业基地


今天的黔南,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全面推进石漠化区域发展,山区群众搬出深山,给生态留白,让山水林木休养生息,生存与生态从“对抗”走向“共赢”。


过去,“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如今,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怎么搬?——

打造“黔南样板”提供“黔南方案”


20多万人要搬出深山,人往哪里搬,钱从哪里来,地在哪里划,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态如何护,新区如何管?


这道庞杂的“多元多次方程”,考验的是决策者的智慧和能力,对此,黔南给出了精准的解答方案。


都匀市金恒星移民安置楼 李庆红 摄


严守政策“三条界线”,突出“精准”要求。守住搬迁对象精准的“界线”,聚焦远离集镇、生存条件恶劣的“双50”贫困村寨,坚持“三山”贫困地区、地质灾害点和生态脆弱区、人口较少民族、房屋破旧等“四优先”原则,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守住住房建设面积的“标线”,严格执行住房面积控制标准,严把工程质量关口,坚持“简约、实用、功能齐全”原则,以《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基本户型图集》为参照,合理设计户型,切实做到“人房精准”,让搬迁群众住上安全房、满意房;守住搬迁不举债的“底线”,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合理控制建房成本,着力打造融合型社区,通过商业业态培育,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通过经营性收入补贴扶持,降低移民群众城镇生活成本。


遵循省级统贷统还资金“物理隔离”、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促进迁出地生态修复、城镇化集中安置、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让贫困户不因搬迁而负债、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等“六个坚持”,打通资金管理和使用“安全快车道”,助推城镇化加速发展,保障了工程建设进度,增添了搬迁群众福祉,加快了搬迁脱贫小康步伐。


通过推行“82”安置方式,全州108个安置点中有102个分布在县城和中心集镇,为全州城镇化率贡献约6个百分点。建设资金投入210亿元,带动相关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推动了城镇发展和乡村布局优化。


4年来,黔南紧扣“搬迁谁、搬到哪、房子怎么建、搬后怎么办”四个关键环节,探索创新形成“五个三”经验、“一构架三清单”做法、“82”安置方式、党建引领“五新社区”、“七个一批”就业工程、“四建四进”社区治理模式等好经验好做法,为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打造了有特色、有亮点的“黔南样板”,提供了可借鉴、能复制的“黔南方案”。



截至20191030日,黔南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1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黔南提前一年摆脱区域性整体贫困


如何稳?——

狠抓“五个体系”实施“五心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仅是对山区贫困群众进行地理位置上的迁移,还是对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建,城乡发展格局的重构,以及社会关系的重塑,环节多,链条长,结构复杂。这项难度系数为“10”的系统工程,成为一道考验黔南干部群众执行力、行动力的难题。


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黔南将后续扶持重心从原来的“解决问题”转向“精准治理”,以“1+7”系列文件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狠抓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等“五个体系”建设,实施舒心、安心、开心、省心、聚心“五心工程”,着力破解公共服务不到位、培训和就业不衔接、居住不习惯、社区治理不精细、组织不聚合等五大后期扶持问题,解移民群众生活之忧、发展之难、思想之惑、思乡之愁。


家门口就读。裴家琪


这“后半篇文章”,有故事、有经验,主题突出,亮点纷呈,战果辉煌,可借鉴、能复制,成为黔南脱贫攻坚最亮眼的篇章。


全州移民安置点共设置就业创业服务中心99个,移民群众进产业基地、进企业、进扶贫车间,端稳了“新饭碗”。实施的2016—2018年度项目中,13.93万搬迁劳动力有12.50万人实现就业,户均就业2.2人以上,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全面达成。


全州移民安置点成立社区党总支23个、党支部119个、党小组150个,77个工会、76个团委、84个妇联组织进社区。新配建学校48所、医疗卫生项目40个,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103个,开通就业、民政、社保、医保、户籍等服务窗口486个。建成文体活动场所105个、图书室95个、乡愁馆(墙)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0个。开展市民化教育773场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980场次,增强了移民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


惠水县新民社区扶贫车间生产场景 李庆红 摄


在万人以上安置点设置街道办事处2个,千人以上安置点设置社区居委会69个,成立居(村)民小组578个,未单独设置居委会的安置点实现周边资源共享全覆盖,全州共为安置点配备干部1100多名,配备楼栋长(网格员)825人,实现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社区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健全,社区精细化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4年时间,实现了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历史性跨越。这项“超级工程”的圆满收官,凝结着所有移民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罗应和、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宋信琼等等先进典型,演绎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传奇故事,用千万间“广厦”圆了山区群众的安居梦。


家门口就业 李庆红 摄


一个个移民社区科学规划,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项项保障措施紧紧跟进,搬出穷乡僻壤的山区群众,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享受到了优越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迅速融入现代文明社会,成功抵达幸福彼岸。



通讯员 刘雪红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袁  鹏

编辑 高荣华

编审 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