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黔南 > 正文

励志!习水这个车间里 218名残疾工人“玩转”9条生产线

  “别看这鞋舌折边简单,一定要两边的半圆形对称,那才叫合格。”6月4日,在习水县残疾人就业爱心车间里,30岁的罗勇右手拿着小锤子,左手摆弄着一张黑色皮革,几下敲打,一张张不规则的皮革在他手中变成了两角半圆的长方形鞋舌,这样的鞋舌,罗勇一天能做1000只。

  固定的工位,简单的手部工作,对于腿脚不便的罗勇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工作岗位,而且这月做满,他能领到3000元以上的工资。



  在这车间里,罗勇的幸运不是唯一。


  这家由山水鞋服有限公司开办的残疾人就业爱心车间,专门生产皮鞋,9条生产线上,来自全县26个乡镇和街道的218名残疾人身穿绿色工作服,依次而坐,从选料、制作皮鞋到检验等工序都能够一气呵成。



  “你肯定想不到,我们只经过了4天的培训就干得这样熟练,而且我们生产的皮鞋要出口到40个国家去,想起来就有劲。”57岁的刘仕均已经“不上班”近20年,腰部受伤后,他只能做一些轻便的家务。5月底,他接到了村干部的招工消息,而这些岗位正合他的意,报了名与其他人一起到四渡赤水培训学院上了4天的课后直接到残疾人就业爱心车间上岗,无缝对接的就业方式,他不曾敢想。

  “这批工人很不错,基本上制鞋的工序教一两遍就学会了,现在基本都能够上工。正常情况下,车间一个月生产16万双成品鞋,产值约180万元。试岗期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在2400元左右。”看着眼前井然有序的生产场面,山水鞋服有限公司董事长胥乾慧心中的担忧消失无踪。


  作为习水人,胥乾慧一直以来都在想方设法为家乡人谋福利。她说,山水鞋服有限公司早在2014年就有开办残疾人就业爱心车间的计划。今年,习水县委政府多方协调,为公司提供车间办公场所,公司前后投入了2000多万元最终打造了习水县首个残疾人就业爱心车间,车间共有上下两层,占地近1000平方米,5月26日正式开工投产。


  “既然干了,就要干好,精彩的干下去,要保证这几百人的‘饭碗’不丢。”满满的干劲背后,是胥乾慧长期休息不足带来的疲惫感,为了对接市场以及解决车间投产之初的各项工作,这位“女强人”已经连续两天没有睡觉,即便如此劳心劳力,对于今后的发展,她依然信心十足。



  她告诉记者:“这218名员工还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公司将筹建残疾人扶贫就业园区,建成后将带动1200余名残疾人以及1700余名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实现全年产值约在2.6亿元,3到5年后逐步形成约3万人的标准化产业链园区。”

  “照这样的发展和干劲,相信这幅‘蓝图’一定能够实现。”从车间筹备之初到车间成型启动,习水县残联就业服务所所长曾永垂一直“跟踪服务”,也深知其中的不易,他说:“残疾人大多数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为此,习水县一直在找寻最佳的途径来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而残疾人就业爱心车间的出现,正是‘对症下药’,让问题迎刃而解。”



  如今,针对残疾人就业,习水县残联首先采取的是免费培训,且因人而训,根据这些特殊人群的特殊情况,精准指导他们上岗,并且借助民营企业的平台,让更多残疾人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最大限度为他们找寻生存之道,让他们有工作、有收入、有信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黄霞

  编辑 刘娟
  编审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