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黔南 > 正文

我们正在考场丨黔南自治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纪实

平塘县平舟镇4000亩辣椒种植基地丰收(资料图)


  初夏五月,黔南大地处处都是繁忙的景象:

  在福泉市陆坪镇罗坳村众创未来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上千亩土地上,一场及时雨过后,趁着泥土湿润,几十名工人正在抢抓天时,补种因旱损失的辣椒苗;

  在平塘县大塘镇西关村,来自黔南州水务局的驻村第一书记陈林,顾不上到阴凉处休息,马不停蹄地进村入户宣传教育、医疗、住房及饮水安全补短板的“3+1”政策;

  在罗甸县凤亭乡联明村,驻村第一书记、网格员陈兴国和驻村工作队走进边缘户魏向鹏家,动员他的父亲到附近的油茶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

  今年3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贵州省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黔南州长顺、独山、三都、荔波、平塘、罗甸6县在列。加上此前出列的瓮安、龙里、贵定、惠水4个县,黔南州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刮目相看。在贵州三个民族自治州中脱颖而出、率先摘帽出列,420万黔南人民告别贫困历史,贫困人口发生率从2014年的24.12%降至0.68%,历史性第一次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黔南自治州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实现了后发赶超。

  决不松劲。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直言:“我们正在考场上。黔南能够率先出列,靠的是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确保剩余贫困人口按时清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依然要在精准二字上下苦功夫、真功夫。”



平塘县平舟镇茭白种植基地里,群众管理茭白。



  精准打赢攻坚战:从“约法三章”到十条“精准打法”

  从高于全省贫困发生率的脱贫攻坚“中等生”,到成为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三好学生”,黔南紧扣精准二字,把精准扶贫方略贯彻到了极致。

  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心合村第一书记徐继泽心中,“精准”就是自己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金字诀”。

  “精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精准分析致贫原因,再精准找出适合他们的脱贫办法才能让他们稳定脱贫。”徐继泽说。如今,依靠“精准”二字,心合村已经出列了,村里的13户42名贫困户也有了一户一策的脱贫路子。“我们有信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围绕“精准”二字,近年来,黔南州结合实际,相继提出了“约法三章”“七个一”机制和十条“精准打法”,推动脱贫攻坚。

平塘县新兴社区 航拍图


  2017年8月30日,黔南州委、州政府下发了《脱贫攻坚工作“约法三章”》的通知,明确各级班子特别是县委、县政府要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不能发散;要聚力脱贫攻坚,力量不能分散;要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功夫不能做虚。统一全州上下思想,聚力脱贫攻坚。

  提升了思想认识,还要有行动指南。2018年,黔南州探索出了精准“实招”——“七个一”:开展一轮全面系统筛查、绘制一张农村人口基数底图、组建一批脱贫攻坚专班、组织一场扶贫干部大培训、完善一个保障精准的组织体系、建立一套落实精准的工作机制、收集整理一本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机制,围绕“精准”发力,提高脱贫攻坚质量。

  2019年,黔南州亮出精准打法关键一招——十条“精准打法”。当年,黔南州要求在推进“七个一”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攻坚打法不精准专项治理,结合不少村贫困发生率高、联系实际提出了十条“精准打法”的打赢方案:深化认识,统揽全局;提高站位,担好责任;尽锐出战,力量下沉;完善机制,体系作战;问题导向,整治前行;智志双扶,群众主体;社会帮扶,形成合力;网格管理,到户到人;激励问责,质量为先等十个方面。

  十条“精准打法”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扶贫、扶真贫,切实提高了脱贫实效。

  按照“十条精准打法”,黔南州各级各部门集中“火力”将资金项目、干部人才选派、帮扶结对、社会帮扶力量向贫困地区聚焦,啃下“硬骨头”。


平塘县平舟镇龙兴村贵菜园乡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辣椒加工厂(资料图)


  精准打好歼灭战:一户也不掉队

  见到平塘县平舟镇党委书记姜俊锋时,他正在京舟村坝区查看辣椒、茭白长势,再过几个月,这里的农产品将被运往粤港澳大湾区。

  姜俊锋大年初二就返回工作岗位,奔波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战场上。他坦言,虽然摘帽出列了,但今年的工作压力更大,根据州里的部署,要对所有建档立卡户开展普查,做到户户见面。“我们一边抓巩固,一边正在考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黔南州委副秘书长、州扶贫办主任、州生态移民局局长梁玉林说,“虽然黔南州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但脱贫攻坚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10293户23856人的贫困人口,全州干部群众丝毫没有松劲,依然奋战脱贫攻坚的‘考场’上。”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为了全力冲击90天,打赢歼灭战,黔南州把打赢歼灭战各项部署贯彻到极致,保持劲头不松、力度不减、要求不降,奋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梁玉林的手机上有个APP——黔南州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能实时看到全州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情况。你看目前1558条问题,已经整改1417条,未整改141条。每个问题的具体整改情况我们也能随时掌握。确保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他介绍,该平台汇集了“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等14个部门数据,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了“聚通用”,和户籍档案管理、数据分析研判、数据更新及时、预警监测返贫、问题督查督办和展示扶贫成效的精准。


黔南州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


  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精准管理脱贫数据的背后,是黔南州18000余个脱贫网格,和26199名来自各级各部门的脱贫攻坚网格员。

  “我们到村里去,按照‘6531’工作机制,以网格化为抓手破解服务群众难题,确保打赢歼灭战。”罗甸县凤亭乡联明村第一书记、网格员陈兴国告诉记者。

  为了确保黔南州10293户23856人在今年6月底前达到脱贫条件,黔南州出台了挂牌督战“6531”工作法,确保精准。

  “6531”工作法即,建立针对剩余贫困人口的兜底对象到户工作台账、收入不达标或不稳定对象到户工作台账、“两不愁三保障”存在问题到户台账;针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的返贫风险监测户到户工作台账、边缘户到户工作台账;和针对巡视考核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台账等“六本台账”。同时,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作调度、督导检查和追责问效五个机制,实现贫困人口清零、返贫致贫风险清零、问题清零“三清零”目标,最终一鼓作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平塘县新兴社区就业车间内,正忙得热火朝天。


  精准写好巩固脱贫成效大文章:稳就业抓产业

  “党和国家政策太好了,我家没花一分钱搬进了县城里的新家不说,社区还组织了就业培训,引进了加工厂,我和女儿下楼就能上班,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钱。现在啊,我们真正在城里站稳脚跟了。”在平塘县新兴社区扶贫车间里,移民刘族芬和女儿龙德丽搬新家就新业,心情舒畅。在这个社区,7个扶贫车间个个开足马力生产。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除了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及安全饮水脱贫攻坚“3+1”之外,发展产业,稳定就业,让群众持续增收,是巩固脱贫成效的关键。

  在都匀市墨冲镇良田坝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良亩村贫困户吴书琴每天都要在这里上班,精心管理10多种蔬菜。良亩村村支书吴书高说:“基地每年能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发放工资400多万元,给大家提供了脱贫致富的稳定渠道。”在福泉市众创未来种植基地,大福姜已经种下去,当地干部正在帮助基地完善灌溉设施,公司2019年为群众发放了200多万元劳务工资。

  今年以来,黔南州把产业发展和稳定就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打赢歼灭战。聚焦产业发展,深耕农村。黔南州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一个样板坝区、一个茶园(果园)、一个规模养殖场、一个庭院经济示范村、一个“村社合一”、一个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示范点“六个一”,抓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平塘县新兴社区就业车间内,移民安心就业。


  如今,生机勃勃的田野上,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数据显示:一季度,黔南完成农业总产值完成84.95亿元、农业增加值51.63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6元。

  今年以来,黔南州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就近就地就业、有序转移就业、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稳定确保脱贫攻坚底色成色。

  黔南州突出抓好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5类重点群体就业;同时,结合黔南州劳动力就业需求和12大特色产业、重点工业企业等发展,制定州、县、乡、村四级培训计划,提高群众就业能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黔南州累计有序转移就业40.72万人次。

  冲锋号已经吹响,作战图已经绘就。放眼黔南大地,脱贫攻坚鏖战正酣。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表示,黔南州将继续围绕精准二字,分类指导,统筹标准、资源、人力,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一鼓作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赵国梁 梁晓琳

视频拍摄/制作 彭妲

编辑 任诗音

编审 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