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黔东南 > 正文

锦屏县:鲜竹笋“移居”下山成致富“法宝”

  走进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敦寨镇新城社区烘烤房,工人们正在分捡、切端、剥壳、切条、装盘、烘干、包装……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正在称重 龙煜摄

  “几年前都是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想想都幸福。”43岁的工人杨胜兰谈起生活的变化,脸上露出了笑容。

  杨胜兰从敦寨镇竹山坪村搬迁到新城社区安置点后,便一直在社区“微工厂”“微车间”就业。今年6月初,杨胜兰来到安置点烘烤房上班,每个月工资有3000元左右。一家4口住在面积106平方米的新房子里,加上现在烘烤房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她表示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晒笋子 龙煜摄

  “新房子没花钱,新工作能挣钱。”杨胜兰乐呵呵地说道。

  同在烘烤房上班的欧阳长叶,也是竹山坪村人,干得多的时候每个月能拿到3500元。“村里党支部组织回收合作社及村民种植的鲜竹笋后,运送到安置点烘烤房进行加工生产,成品通过电商和农特产品实体店进行销售。每个月工资准时到账,到年底还有合作社分红,既方便照顾孩子,又增加收入,国家政策好,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好!”她笑着说,现在房子有了、工作稳了,一家人好好打拼,在安置点挣钱努力培养孩子。


大笋子 龙煜摄

  据了解,新城社区烘烤房是在国家农发行资金支持和指导下建成的,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主要用于对竹山坪村回收的竹笋进行加工,成品通过“线上+线下”进行销售。


加工

  竹山坪村党支部利用本村独特的竹林资源,组织成立村级背景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竹笋,采取“党支部+国有平台公司+合作社+电商+农户(贫困户)”模式,通过“农户为主,政府为补,党员带头,多元投入”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生产+回收+加工+销售”等全方位优质服务,负责组织劳力进行“种植+加工+包装”培训、生产管理、线上线下销售,并按种植及加工技术规程要求做好监督管理。


干笋子

  “平常鲜竹笋只能卖每斤1元,如今运下山加工成竹笋干售价最低是每斤60元,这些曾经只是大山深处漫山遍野最普通不过的食物,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法宝’。既有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解决了销售问题,又为群众就业提供了稳定保障!”竹山坪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


挖笋子 龙煜摄

  据悉,竹山坪村2020年种植竹笋20000余亩,预计产量达20余万斤,加工成品产量16余万斤。今年村里计划全部收购,惠及贫困户125户568人,带动竹山坪村和易地搬迁安置点400人以上在家门口就业。


洪娅娅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运镇
编辑 杨羽
编审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