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黔东南 > 正文

走向小康|黔东南州凯里市都蓬村:一粒米带动一个村的华丽蜕变

 山乡巨变——


  7月15日,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都蓬村晴空万里,上千亩的平良贡米种植基地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盎然。


  走在村道上,道路干净整洁、绿意葱葱,水渠清澈见底,村民们三三两两在廊亭下谈笑风生,一片祥和幸福的画卷呈现眼前。


图为“凯里平良贡米”主要生产基地。


  在六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种光景。


  都蓬村位于凯里市大风洞镇镇政府西北14公里,全村488户1867人。2014年以前,地处大山深处、资源匮乏的都蓬村长期处在贫穷困苦当中。


  据村民罗安平介绍,以前赶集,村民们五点就要起床,走两个小时山路到大风洞镇,再坐一个多小时的拖拉机才能赶到炉山镇集市,返回亦是如此。


  “碰到下雨天更是老火,一脚水一脚泥,有一年我带孩子去看病,在路上整整走了四个小时才找到医生,还差点在陡坡上摔下去。”罗安平对此仍记忆犹新。


  都蓬村村主任吴飞也向记者回忆道,六年前,都蓬村还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一下雨满地都是垃圾,太阳一晒,老鼠、苍蝇随处可见……


  现如今,都蓬村完全变了一个样。种植的平良贡米不仅带动当地脱贫致富,还成为了凯里市乃至黔东南州知名品牌,林下养殖业、生态农业发展等稳步推进。村民们的生活富裕了起来,住上新楼房,硬化路修到家门口,80%的家庭开起了小轿车。


图为都蓬村文化长廊


  昔日的贫困村“旧貌”换“新颜”,一跃成为贵州省“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中的示范村。


  攻坚镜头——


  2014年,吴飞想使用统一的种子、药肥、技术等种植平良贡米,再进行集中包装销售,进行品牌化打造。


  “我们种了几十年的水稻了,还需要他来教种田吗?”


  一时间,村民们质疑声四起。吴飞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和村民们讲解平良贡米的优势,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跑20户做动员工作。


  第二年,当村民们的米最多卖2.5元一斤的时候,吴飞的平良贡米已经卖到6元一斤了。吴飞依旧挨家挨户上门动员种植平良贡米。


  “听了吴主任的建议,我种植了两亩平良贡米进行试验,果不其然,这个米的品质好,煮饭的时候满屋子香气。”村民田兴文向记者打趣,第一年我比较反对,第二年我带头动员村民大面积种植平良贡米了。


图为都蓬村村民吴成在加工平良贡米。


  2018年当地种植1800亩平良贡米,到2019年增加到4000多亩。现已远销上海、广州、杭州等地,供不应求。


  数据快闪——


  2015年都蓬村的贫困发生率是7.4%,2019年全部清零。


  2015年村集体经济1048元,2019年达30万元。


  2015年人均年收入2000元,2019年人均年收入达12000元。


都蓬村村民罗安平通过只养鸽子脱贫致富。图为罗安平在检查鸽子生长情况。


 心语心愿——


  都蓬村驻村第一书记刘俊:平良贡米让都蓬村焕发了新的生机,下一步我们想提供更多的资金去资助村里的贫困学生,用教育助力村子发展。此外,还要在平良贡米上多下功夫,不仅让它带动就业、致富增收,还要把它打造成全国的知名品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盛道利

                                                              图片由大风洞镇提供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田旻佳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