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黔东南 > 正文

黄平:交通畅百业旺,群众致富有希望

  刚铺好沥青的极贫乡镇连线改扩建公路从谷陇镇山坪村穿过,线形优美,蜿蜒伸向县城,在雨后的清晨显得格外滑顺,犹如卧龙腾飞,张驰有力。


长龙弯的产业公路


  公路边上的山顶,白墙红瓦的贵州七环集团公司猪舍错落有致分布在邻近的几个山头,规模宏大,十分耀眼,彰显脱贫攻坚的担当能力。公路旁的“贵水黔鱼”生态立体养殖基地,刚插好秧的连片水田微波荡漾,一片生机。田坎上,村民吴巫宝满怀希望地往田里抛洒生态鱼料喂鱼,期待实现自己的“致富梦”。


  穿村而过的沥青公路是黄平县即将完工的极贫乡镇谷陇到县城二级公路交通连线,重点打破制约谷陇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让极贫乡镇“黔货出山”更加流畅,助力脱贫攻坚。


“贵水黔鱼”生态立体养殖基地


  山坪村是黄平县谷陇镇的深度贫困村,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7户961人,贫困发生率为30%。近年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力度加大,全村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通村公路、通组路全部完成,极贫乡镇交通连线谷陇到县城二级公路贯通全村,交通优势逐渐凸显出来。

  公路的畅通,促进了山坪村产业的发展,山顶上的成排红色猪舍便是成功引进贵州七环集团公司年出栏20万头生猪项目。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设10个合作社养殖小区,猪舍49栋,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公司项目打造全产业链,从生猪的“饲料生产—种猪繁育—直接育肥—生猪加工—冷链物流—市场直销”七个环节封闭运行,一条龙服务。项目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进行利益联结,对全村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达到户户有增收项目。


公路边上的白芨基地


  “去年公司利益联结,我家也分得1000元。”正在抛洒鱼料喂鱼的村民吴巫宝高兴地说。

  据了解,贵州七环集团公司年出栏20万头生猪项目重点保障山坪村外,还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养猪产业模式,对谷陇镇其它相关村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公司计划建立产业扶贫基金,每年投入100万元,解决100户“两无贫困户”每年每户稳定收益1万元。同时从产业联动的绩效考核中提取100万元,解决10个关联的贫困村集体每年收益10万元。在此基础上,公司投资“圈舍、猪苗、饲料、药品、技术”,成立10个合作社,实行全代养,每个合作社带动80户贫困户,预计每户收入3万元。整个项目运行后,从产业工人到合作社能够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实现“一年脱贫、二年致富”的目标。

  贵州省水投集团选派驻村任第一书记潘家伟介绍:交通畅百业旺,贵州七环集团公司年出栏20万头生猪项目落户我村后,带动养殖业的发展,我们利用猪粪来喂鱼,按照“合作社+村委会+贫困户”的模式,建设“贵水黔鱼”生态立体养殖基地,实施200亩“猪-稻-鱼-螺”项目,山上养生猪,田里栽水稻,水中放田鱼,泥面养田螺,猪粪喂鱼,鱼粪螺吃,螺粪改善土壤,为水稻提供肥力,四位一体,互相依存,同生共长,构成良性立体生态循环链。


青塘村的烤烟基地


  “田里不光喂鱼,还养有田螺,一亩稻田大概产出50斤鱼,收入1500元,能捡田螺1000多斤,至少有1500元进帐,水稻有1000元,加起来就有4000多元”。聊得正浓的吴巫宝如数家珍,一边喂鱼,一边兴致勃勃和我们聊起稻田生态立体养殖的效益。

  “这些产业的兴起,得益于交通的便捷,同时也验证了‘要想富、先修路’这一真谛。”潘家伟向记者介绍说。

  近年来,黄平县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来抓,先后完成了S204黄平至旧州的城市主干道改造,实现了建制村通村水泥(沥青)路建设目标,农村“组组通”公路全覆盖,极贫乡镇谷陇至县城二级公路的交通连线即将完工,县乡道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全面启动。目“贵水黔鱼”生态立体养殖基地前,全县公路里程达2617.026公里,其中:国省道348.595公里、县乡道785.953公里、村组道1482.478公里。一级公路25公里、二级公路34.174公里、三级公路49.873公里、四级公路2487.979公里、等外级公路20公里,全县公路路网密度1.569公里/万平方公里。

  随着贵州“县县通高速”、农村公路建设“三年大会战”、农村“组组通”公路、县乡道路面改善提升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如今的黄平“内通外联”交通网络逐渐形成,公路两旁合理摆布脱贫攻坚项目,产业公路延伸到村到点,大山打开了“致富窗口”,平坦的公路上“黔货出山”车辆跑得欢,群众信心满满阔步奔小康。

潘胜天 潘昌成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锦焘
编辑 何涛
编审 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