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黔东南 > 正文

锦屏县:接茬种植促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近日,记者走进锦屏县敦寨坝区,看到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的椒农们忙得热火朝天,上一季刚刚收割完西兰花,又忙着接茬种植辣椒。一株株刚入土的椒苗在微风下轻轻摇曳,一行行条块分明的薄膜蔚为壮观。这是锦屏县纵深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一年多季、一田多收、一业多效”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坝区结构调整和接茬高效种植的新突破。



一坝一策 农业增产


  在政策设计和产业选择上,锦屏县以9个200亩和7个500亩以上坝区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制定“一坝一策”。结合立地条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东南部乡镇500亩以上坝区实施西兰花、辣椒、食用菌等品种三茬轮作,在西北部高寒乡镇,以“稻+渔、稻+菌”等模式进行调整,确保产业选择精准、布局结构合理,把产业发展布局落实到田间地块,坝区现代农业高效益凸显。



  捷报传来,2019年,种植西兰花1万亩,大球盖菇种植3000亩,实现产业分红2245.43万元,实现18696户贫困户77887人增收;辣椒种植2.26万亩,实现年总产量4.55万吨、产值16766万元,带动农户3650户9125人,实现127户508人脱贫,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0年,全县16个200亩以上坝区面积达到4.29万亩。


  锦屏县农业农村局农村产业服务站站长龙鑫海介绍,原来,坝区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种植的都是传统低效的作物。在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首先由平台公司进行土地流转,把土地集中起来后,带动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的形式,带动坝区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这种模式,提高组织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在坝区植入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把亩产值迅速提升,实现亩产值过万的目标。


设施农业 提质增效


  在敦新坝区新化乡新化所村,产业路、排灌沟渠,田间机耕道、滴灌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该县投入资金1882.6万元加大对200亩以上坝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农村产业革命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里,已配套建有标准蔬菜大棚32.2万平方米,智能化集中育苗中心1万平方米,并配有自动化育苗机3台。育苗中心内的辣椒苗正等待移栽,育苗中心统一育苗,为农业种植提供植株健壮、品种优良的蔬菜幼苗。



  “只有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才能真正的节约成本,特别是机械化的广泛运用,省工、省力、省时。”作为一名从事农业工作25年的农业工作者,龙鑫海感叹到,苗子培养好了,蔬菜的种植也就成功了一半。


  选准坝区产业,对推动高效特色产业上规模、提标准至关重要。2020年,锦屏将短平快的辣椒产业作为坝区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抓,并启动实施辣椒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1544万元,建设面积5000亩。通过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种植22000亩以上,覆盖农户3660户10980人,其中覆盖贫困户1100户、贫困人口3834人以上,进而推进全县辣椒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升辣椒产品商品化和品质,促进低效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


  纵深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坝区作物接茬高效种植,确保产业选择精准、布局结构合理,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激发了锦屏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以敦寨镇、新化乡、隆里乡、钟灵乡四个500亩坝区为重点,2019年,锦屏已建成设施农业1400亩,目前正在加快实施隆里盛丰生态产业园建设,建成投产后全县设施农业将达到2000亩。


产销衔接 助农增收


  2020年一季度,全县200亩以上坝区在田作物3.52万亩,其中蔬菜等经济作物2.517万亩,优质粮油作物1.007万亩。


  产业规模上来了,销路如何?在产销衔接上,锦屏县抽调能人组建农产品销售专班,采取县属国有企业与河南省两岸公司、贵州天地美农公司合作保底收购销售、“农商联动”、“校农结合”等多种模式做好产销对接,确保产品不滞销。同时,加快冷库建设,在原有17座共6470立方米冷库的基础上,在锦屏经济开发区已建成1.8万立方米冷冻物流仓储,冷冻物流仓储投入使用后解决了农产品滞销冷藏保鲜难的问题。当前,全县共有物流企业21家,有冷链运输车21辆,为农产品销售提供配套服务保障。


  在实施坝区产业的过程中,锦屏县以县属国有企业贵州山地美农农业有限公司作为坝区结构调整实施主体,采取“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以土地流转、劳动就业、参与种植三种方式带动农户增收。



  在敦寨坝区,三合村一组的村民杨秀忠把自家坝区里的4亩土地流转了给公司,每亩每年租金600元。公司还请了他帮忙管理田间地头的大小事务,从耕地到种植和采收,他全权负责,每个月工资3000元。杨秀忠介绍,请来的人都是按小时记工,忙的时候一个小时12块,平时是十块,用工高峰期一天近两百人同时劳动。


  “过去种水稻,就只能收点谷子,找不到钱,现在土地租金加工资收入,一年有将近4万块的收入,还是划算很多。”坝区有了产业,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杨秀忠说,每年的活路都做不完,种辣椒、种西兰花,收了这季,又种下季。


  2019年,仅西兰花种植,全县就发放劳务费1089.85万元,解决了108984人次的就业问题,实现9936户贫困户通过产业劳务实现增收。


  对于今年的工作,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锦屏县委书记毛有智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将围绕“坝区、林区、水区”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做到目标再明确、责任再压实、力度再加大、措施更有力,以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产业革命落地见效。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凌忠云 钱仕豪

编审 沈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