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黔东南 > 正文

【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全家齐努力 “金”鸡生出“小康”蛋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兴仁镇摆泥村的后山,有一家人,养了一群鸡,靠着鸡生蛋,发展成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全家走上了小康路。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曲曲折折,记者走进了摆泥村后山,见到了正在养殖场里忙绿的于贵海一家。
  
丹寨县发敏蛋鸡养殖家庭农场
  
  萌生发展之意
  
  “现在有一万三千多羽蛋鸡,每日产蛋可达到一万枚以上。”丹寨县发敏蛋鸡养殖家庭农场老板于贵海一边忙碌捡鸡蛋一边对记者说。每天上午,于贵海要拉货去发给客户,下午,忙着捡鸡蛋,清理鸡场、给鸡投料等。就在记者去采访的当天上午,于贵海刚拉了一批鸡蛋出去。
  
每天下午,于贵海、周发敏夫妇都在养殖场里捡鸡蛋
  
  在开家庭农场之前,于贵海在外打工多年,有了一定的积蓄。于贵海的姐姐在深圳做生意,常常让他帮忙倒腾一些鸡蛋,2016年,于贵海萌生了养蛋鸡的想法,“既然姐姐需要,我去买别人的,不如自己养鸡。”说干就干,有了姐姐在深圳的市场,并不怕鸡蛋销售不出去。
  
  “一开始养了5000羽蛋鸡,投了30多万块,建养殖场、买鸡苗、饲料。”于贵海和妻子周发敏开始忙绿了起来,还叫上了儿子儿媳一起做。
  
  创业总有挫折
  
  与其他创业故事一样,干劲十足开始,却总是会遇到挫折。2017年初,禽流感暴发,鸡蛋的价格迅速走低,还未盈利的养鸡场发展越加困难。“价格下降不说,还有些地方不准卖。鸡蛋卖不出去,很发愁啊。”回想2017年的情形,于贵海笑了笑,“幸好坚持了下来,不然就没现在的好日子咯。”
  
养殖场里精神焕发的蛋鸡
  
  大量鸡蛋销售不出去,只能自己多跑市场。“我拉着鸡蛋到处跑,到县里的市场去自己卖,也拿到三都、凯里、都匀、贵阳等地方卖。心里一直期望快点度过那段艰苦的时间。”幸而,2017年下半年,禽流感渐渐消退,市场回暖,鸡蛋价格也上升。“价格回弹,市场渐渐转好,农场终于实现了盈利。”就算深处困境,也没有放弃,终于,熬过了困难,于贵海的农场迎来曙光。
  
 “金鸡”生出“小康”蛋
  
  2018年,于贵海从信用社低息贷了15万元,又自己贷了20万,加上政府对小微企业补助的5万元,对农场进行扩建。从5000羽鸡新增到了13000羽鸡,有海兰灰和罗曼粉两个品种的蛋鸡。
  
养殖场里双黄蛋和单黄蛋的对比
  
  农场扩大规模,于贵海一家更忙绿了,“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我老婆、儿子、儿媳妇都一起忙,为了方便,一家吃住都在农场这边。”于贵海一边操作着拌料机,一边跟记者介绍,
  
  这几年,于贵海的鸡蛋越卖越好,除了市场不断扩大,养殖场里也引入了自动投喂机,自动出水机,鸡粪干湿分离机等等一整套完整的现代化养鸡的设备,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有了这些东西,我们也能轻松一些。”
  
打包好的鸡蛋
  

  目前,于贵海的养殖场年产值在150万元以上,年利润可达50万,是整个丹寨县较大的以家庭为单位发展的农场之一。通过自己一家人的努力,从一个原本条件一般的普通家庭,变成了现在全省示范性家庭农场,靠着双手,让一家人走上小康之路。“有时候确实很累,但我们没放弃,天道酬勤,坚持做一件事,总会有所收获。”于贵海笑着说道,“我们老百姓,没有拖后腿,就是对扶贫工作最大的支持。”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绍波

编辑 任诗音

编审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