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天眼时评·锐见】“武则天她妈在钦州”更名只是改表

  近日,网上流传一张广西灵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红头文件。文件标题为《灵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武则天她妈在钦州〉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组的通知》。当地有关官方回应,此事属实。引发争议后,官方已决定对该工作组更名为“武利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组”,相关研究工作仍将继续。


  一项“历史文化研究”项目居然取这样的名称,若不知道前因后果,还真以为这是在恶搞或骂人。引发舆论关注后,当地做出了更名决定,不过这样的更改,只是改表,却未变里。


  首先要厘清的是,当地为什么要成立这一专项工作组研究?表面上是为了挖掘灵山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灵山历史文化底蕴,但问题是,就算按当地有关人员“研究”,武则天之母小时候曾在钦州(武利)生活过或有交集,也只是一项勉强为之的研究,能有多大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灵山县旅游资源等可谓相当丰富,该县还有荔枝之乡、名茶之乡等称号,如果聚力凝心,好好发展这些优质资源,还是大有可为的。然而由地方政府专门成立研究工作组,劳师动众研究一个并不靠谱的“历史文化人物”,让人不得不想起此前一些地方为了“抢名人”闹出的各种笑话。


  早在2010年,文化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的地方连子虚乌有的小说人物的故乡都要争,是把文化遗产保护庸俗化,文化部专门给各地发了叫停文件。但直到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依然把所谓的“历史名人”在文化产业中的功能、作用无限放大,根源还是急功近利的畸形政治观在作祟。同时也说明相关文化研究项目立项等制度规范的缺失,亟须引起有关方面重视。


作者 余明辉

编辑 伍少安 黄丽媛

校对 林晓明

编审 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