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天眼时评】电视剧《花繁叶茂》为何这么火

  【电视剧《花繁叶茂》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一经开播,便深受观众喜爱、深得观众好评。剧中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现实感、鲜活的生活代入感和新颖的艺术创新感,对我们当下的文艺创作很有启迪,对找准文艺创作的方向大有裨益。】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的电视剧《花繁叶茂》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一经开播,便深受观众喜爱、深得观众好评。猫眼数据显示,开播首日便以1.4249%的实时直播关注度,7.8192%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卫视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名;开播至今,一直保持较高收视率和较好的观众评价,不仅在豆瓣获得8.0的评分,还得到了B站年轻观众的喜爱,一度打出9.4的高评分。作为一部讲述“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三改三建”等“脱贫攻坚”政策,反映农村现实题材、呈现农村现实生活的电视剧,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该剧强烈的时代现实感、鲜活的生活代入感和新颖的艺术创新感,对我们当下的文艺创作很有启迪,对找准文艺创作的方向大有裨益。


    时代现实感,就是要把关照现实、反映当下作为文艺创作应有的时代担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艺创作只有与时代共舞、随时代脉动,与现实生活同频共振、与人民生活呼应契合,才能与时代产生最大“公约数”、与人民构建最大“同心圆”,才能取得与时代的实践耦合、与人民的情感认同。


  电视剧《花繁叶茂》聚焦时代主题,精准破译时代课题,以遵义花茂村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为原型,展现了贵州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艺术再现了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有力彰显了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该剧凝重厚实、大气磅礴的时代主题鲜明突出,时代内涵、时代特征、时代元素无处不在,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养殖扶贫、农村“三改”、土地流转、移民搬迁、产业改造升级、驻村第一书记等耳熟能详的词语及其内涵,都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和解读,给观众强烈的现实感、亲切感与真实感。


  疫情百年一遇,脱贫千年一回。当前贵州战疫又战贫、大战加大考,全省干部群众众志成城、英雄辈出、士气高昂,正在为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聚力攻坚、奋勇担当,这必将是载入贵州史册的大事要事。文艺创作要切实肩负起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坚持为伟大战役鼓与呼、为伟大实践唱与和,把目光注入火热的实践里,把作品写在磅礴的大地上。文艺作品既要当好“乐器”、更要当好“武器”。要以精品力作反映贵州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和历史画卷,浓墨重彩反映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最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等重大举措,反映贵州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用最生动的笔触塑造英雄群像,艺术展示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展示影响人物奋斗历程和带领群众创造奇迹的生动形象,展示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力量支撑;要从历史的深度、国际的广度彰显贵州脱贫攻坚对世界减贫事业的借鉴意义,艺术解读“贵州缩影”“贵州新路”“贵州样本”,讲好“光阴的故事”,讲好“相约2020”的故事,让脱贫攻坚的贵州故事更加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生活代入感,就是要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文艺创作不竭的源头活水。文艺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创作不是闭门造车,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有最宽广的发挥空间、最肥沃的现实土壤、最坚实的艺术支撑。《花繁叶茂》创作期间,欧阳黔森曾在现实中的花茂村反反复复走了两年。“那段和泥土芬芳相伴的日子,至今历历在目。脱贫故事写什么,怎么写,我都是在扎根生活的土壤中,得到答案的。”欧阳黔森说。


  “老百姓最喜欢什么?最喜欢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最想看平凡普通人的奋斗,最热爱火红的生活。”改编自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的《花繁叶茂》,之所以获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就因为它是从群众中来的“一出好戏”。欧阳黔森为了创作这部报告文学,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得非常真实感人,充满泥土的芳香,高度契合贵州决战脱贫攻坚的社会现实。剧中许多事例都很贴近当下农村的现状,让群众感到和自己的生活很近、很像、很真实,有很强的代入感、参与感和主角感。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文艺工作者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坚持为时代张目,为现实服务,把文章写在人民的“心头上”、写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要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淬炼作品,跳出小世界,走进贵州脱贫攻坚伟大变革的大世界;走出小圈子,拥抱后发赶超、全面小康的大时代,在深入基层群众中汲取养分、获得灵感、潜心创作,创作出有深度、有情怀、接地气的优秀文艺作品。


    艺术创新感,就是要把敢发先声、与日趋新作为文艺创作持久的前进动力。“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创作不竭的前进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就是要求文艺创作要敢发先声、不断创新。只有率先发声,才能取得先发优势,在同类题材中先入为主、获得头彩,成为标准和典范;只有创意致新,才能提高原创能力,打破窠臼、不落俗套,形成差别竞争、错位取胜的效果,增强文艺作品的新颖感、观赏性和竞争力。


  作为首部反映西南乡村题材的电视剧,该剧的重要贡献在于,拉开了我省脱贫攻坚宏大历史和现实叙事的文艺总结的序幕,拉开了我省文艺作品探索为老百姓喜爱的多种呈现形式的序幕,开启了我省更广泛加强对外文艺交流与合作的新路。该剧既具新颖的叙事结构,又具大气的精神格局,解读政策有深度,反映生活接地气。全剧以一种清新健康的轻喜剧风格,引人入胜地表现出来,赋予了作品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更鲜丽的生活色彩,成功地探索了类似题材新的呈现方式。全剧充满新农村生活情趣,观赏性强,可以说是一部思想丰富、表现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同时,该局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规避了同类题材创作上直奔主题和对政策概念化解读的弊端,找到了政策科普的正确打开方式。


  今天的贵州,正在经历千年未有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变革,既不缺乏创新的土壤,也不缺乏创新的素材,在文艺创新的“蓝海”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在文艺创新的领域,我们不需要留白,需要的是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文艺创新要坚持本土的文化自信,要有本土情怀和乡土情结。“我是贵州的文艺工作者,我就要写好贵州人,贵州的故事,提升贵州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欧阳黔森这样说。文艺创作要立足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紧紧把握多彩贵州的“根”和“魂”,用更新颖的手法、更新潮的方式,多形式、多形态讲好贵州的故事。要把贵州当前的伟大实践、伟大变革从根子上提炼和展现出来,往深层次去发掘,创作出紧扣时代主题、深度呈现贵州精神风貌的文艺作品,记录好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者 彭登甲

编辑 伍少安 黄丽媛

校对 林晓明

编审 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