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党建 > 正文

“墩苗”三忌与三宜

微信图片_20230830221014.jpg

让年轻干部多下基层“墩墩苗”,意在“踩实”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在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增长本领、锤炼作风。但一些地方“墩苗”机制不健全,出现“选苗”搞摊派、担子压得过重、选派干部意愿不强等情况,导致部分干部“墩苗”变“拔苗”,甚至“烧苗”。


“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墩苗”实打实,硬碰硬,出实效,真正成为干部培养的不二法宝。


“墩苗”忌操之过急,宜张弛有度。年轻干部“墩苗”,是一个长期性、全面性的系统工程,不能有“一口吃个胖娃娃”的急切心理,操之过急就变成了“拔苗助长”,结果适得其反。干部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不能简单以“墩苗”时间长短来作为衡量标准。而是重点考察干部在“墩苗”期间的担当作为、能力本领、群众基础、工作实绩等各方面的成长和历练。同时要关心关爱“墩苗”干部,随时谈谈心、唠唠嗑,定期为其“松松土、除除草、剪剪枝、浇浇水、施施肥”。


“墩苗”忌用力过猛,宜人岗相适。建立完善“墩苗”干部“墩前、墩中、墩后”全周期培养管理机制,在“墩前期”做好调查研究,认真选派想干事、愿干事、肯干事的优秀干部到基层一线去,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在“墩中期”精准培养,精准管理,精准使用“墩苗”干部,制定培养计划,明确培养任务、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让年轻干部在干事创业的舞台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展其长。在“墩后期”明确“墩苗干部”的发展渠道和晋升标准途径,坚决避免“墩”而不干、“墩”而不用、“墩”而不管的倾向,让年轻干部在基层墩得住、干得实、长得好、走得稳。


“墩苗”忌拈轻怕重,宜脚踏实地。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墩苗”历练,要“身入基层、心入百姓”,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和政绩观。要及时调整心态,克服浮躁心理,沉下身子访百姓、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面对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多下功夫,多向同事、领导请教学习,常思考、善思考。用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练就铁肩膀,磨出真本领,以“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在基层干一番事业。(作者单位:贵阳市乌当区委组织部)


作者 罗霞霞

编辑 李坚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