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党建经纬 > 正文

丹寨:探索“红四联”蹚出扶贫新路子

  发展林药2.92万亩,林禽22万羽,林蜂1.04万箱……一个个真实的数据是丹寨县林下经济发展的有力证明,也是该县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优异答卷。

  近年来,丹寨县探索创新党政联抓、党企联推、党社联建和党群联干的“红四联”模式,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注入红色力量,蹚出了一条扶贫新路子。

  党政“联”抓“高位推动”


  “要充分利用秋冬种时节,不断扩大现有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确保坝区产业结构再上新台阶……”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丹寨县委书记袁尚勇在兴仁镇开展林下经济调研时强调。

  丹寨县通过不断压紧压实责任,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挂帅上阵、县级领导包保督导和产业专班专职负责的“一盘棋”格局,切实把发展林下经济的责任扛在肩膀上,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行动上。

  “目前种植多少亩,都有哪些困难……”丹寨县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乡镇调研林下经济和坝区产业建设,每到一处,都会仔细查看蜂蜜生产,了解林禽御寒情况,询问坝区建设进度,现场调度解决项目落地困难。全县累计召开常委会、领导小组会、专题会等30余次,深入基地现场蹲点督导25余次。


  

丹寨县排调镇甲石村致富带头能人张秀恒(前)带动贫困群众发展林下养蜂。(丹寨县委组织部供图)


  党企“联”推“龙头带动”


  “与公司签订代销协议后,我们种的蓝莓再也不担心销路了,我们只管把蓝莓种好。”有了茅台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入,兴仁镇烧茶村党支部书记杨秀贤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心更加踏实。

  针对蓝莓这一主导产业,茅台生态农业公司还培育出“灿烂”等3个优良品种,亩产由500公斤提升到1000公斤,还研制出“悠蜜”等6个加工新产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丹寨县探索创新“品牌带产业、企业带基地、合作社带贫困户”的产业扶贫“三带”模式,依托昌昊金煌、茅台生态农业等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资源,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县引进和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建成了3个万亩、18个千亩、35个百亩林下经济产业基地。


丹寨县兴仁镇烧茶村群众正在对林下天冬进行管护。(丹寨县委组织部供图)


  党社“联”建“利益驱动”


  “我们村通过易地的方式,在兴仁镇烧茶村发展了林下养殖土鸡和七彩山鸡1.55万羽。”排调镇方胜村党支部书记龙明超说,通过易地产业扶贫模式,实现村村有产业项目,户户享受利润分红。2019年方胜村“跨域分红”10万余元,烧茶村“坐收效益”近6000元。

  龙泉镇羊甲村贫困户王启能加入合作社并成为基地负责人,他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流转土地每亩600元,在基地管理每天120元工资,合作社每年还有分红,心理美滋滋。

  丹寨县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通过强村带弱村、易地产业扶贫、“三变”入股等形式共享林下经济发展红利。目前,全县组建村级产业扶贫合作社161个,利益联结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45万户5.87万人,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丹寨县委组织部供图)


  党群“联”干“组织发动”


  这些杂草要及时清除,杂草过多就会潜藏大量的害虫,对吊瓜和板蓝根带来很大的危害……在兴仁镇烧茶村的吊瓜套种板蓝根基地里,杨秀贤正在指导贫困群众进行除草、施肥。

  杨秀贤是丹寨县兴仁镇烧茶村党支部书记、寄望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该村的一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近年来,他带领村里的合作社和贫困群众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50亩,发展吊瓜套种板蓝根1500亩、蓝莓400亩。“作为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在扶贫中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带好头、引好航,带着大家伙往前飞。”杨秀贤经常说到。

  丹寨县通过探索实施扶志扶智“三转”行动,实现懒转勤1378人、勤转能13001人、能转富4464人,培育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6000余人,82个党支部的1098名党员示范引领1.5万余名群众共同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余贵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通
编辑 孙蕙
编审 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