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军扶贫电商行动】普安龙吟苗族美食“达尔粑”新鲜出炉,来整一点!
- 作者:左国辉
- 来源:天眼新闻
- 发布时间:2020-12-23 09:50:34
年关将近,“中国苗族第一镇”普安县龙吟镇的苗族同胞又到了制作“达尔粑”的时候。“达尔粑”作为民族特色美食,有很多种吃法,今天的“文军扶贫电商行动”就专门给大家推介这种贵州人都非常喜欢的“粑粑”。
12月中旬,记者在普安县龙吟镇调研过程中,有幸见证了苗家“达尔粑”精彩出炉的全过程。这天记者来到龙吟的一家苗家老屋,制作“达尔粑”已经进入了流程,当地制作粑粑的能手谭春正领着一帮苗族妇女忙前忙后。
据介绍,龙吟苗家“达尔粑”,原料很关键。粑粑要好吃,还得选龙吟当地农民在坝子上种植的稻谷,这种稻谷的名字也很特别,叫“毛稻米”,在制作粑粑之前,要把“毛稻米”泡上一两个小时。
记者看见,在大锅大灶上,硕大的木甑子,已经被装上了满满的白花花的“毛稻米” ,灶膛中已经干透的材木,燃烧得劈里啪啦,已经有些年轮的厨房,云蒸雾绕,阵阵香味四处飘荡。
“毛稻米”要成为“达尔粑”,必须要蒸两次,这样制作出来的粑粑才香糯细致,同时更是特别有“嚼头”。
米一蒸好,就开始制作“达尔粑”了。制作“达尔粑”流程也不是特别得复杂,和加工糍粑有些相似。经过一帮苗族妇女一番“折腾”,一条一条的“达尔粑”就直溜溜的摆上了案桌。
“达尔粑”很像“饵块粑”,在黔西南州以及其他地方,也有干脆就叫饵块粑的。不过龙吟苗族“达尔粑”很有民族特色。吃法也有不少,有烧、烤、煮、炸、炒等等多种,可以做菜也可以当主食也可当小吃。
每年春节前,打粑粑是龙吟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寓意过年了,全家团聚,是幸福美好生活的象征。
当然,除了白白的“达尔粑”,龙吟苗族还做“酥子粑”,加入了“酥麻”,非常的香糯。
如果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紫薯或者黄薯,那制作出来的粑粑颜色就非常的鲜艳了,同时口感更加独特。
幸运的是,记者当天一起见证了“达尔粑”“酥子粑”和紫薯粑、黄薯粑的制作。当然,这么好吃的美食,记者在“文军扶贫电商行动”中,第一时间推介给大家。
苗族“达尔粑”一般都是现做现吃,冬季常温保质期在7天左右,里面没有添加任何的塑化剂、防腐剂及其他食品添加剂,非常原生态,是健康食品。
如果要购买“达尔粑”“酥子粑”的,可以识别下面的二维码,进入“文军扶贫电商服务站”选购:
紫薯粑、黄薯粑,也可以定制,如果大家要选购,可以和龙吟“文军扶贫电商服务站”邓倩联系,电话:13628592991(微信同号)。
提醒一下,“文军扶贫电商服务站”是经过普安县工科局、县电商办联合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联合考察后选定的,是开展“文军扶贫电商行动”计划的服务站点。电商扶贫,普安美食,民族特色,乡愁味道,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左国辉
编辑 杨韬
编审 杨仪
-
两会会客厅丨奚晓阳委员:打造文化地标,建设“新城市会客厅”
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副主任奚晓阳提出建议,把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广场(文旅综合体)列入我省“十四五”规划,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当代先锋网 2021-01-25 20:14:50 -
速速收藏!贵州2021年春运出行预测来了!
1月25日,《贵州省2021年春运出行预测报告》发布。报告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出行将相对分散,节前高速日均拥堵里程将同比去年下降约三成。
当代先锋网 2021-01-25 20:14:50 -
迈好第一步 实现开门红丨凤冈:3万2千棒平菇喜获丰收
1月25日,记者走进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蜂岩镇龙井社区平菇种植大棚内,见到了10余名村民热闹农作场景。
当代先锋网 2021-01-25 20: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