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旅游 > 正文

冬游贵州·冬季乡村|到丹寨欣赏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苗族古瓢舞!



  你记忆里的冬季乡村是不是这样的?

  是稻田里割完稻谷后剩下的稻茬;

  是村口小河上丝丝缕缕地飘升的白烟;

  是火塘熏架上挂着的腊肉香肠;

  是炭火中奶奶烤着的糍粑红薯;

  是一年中最闲适最有烟火气的季节;

  这样的烟火气就是很多人心中深藏的乡愁。

  这个冬天,不远行,带着家人朋友,一起去贵州的这些好玩又温暖的乡村,体验独属于冬日的热烈,找回记忆中的冬日乡愁。

  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乡村都是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及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不管是在景色风光、游玩体验还是餐饮、交通等配套上都是得到官方认证的,绝对让您安心出游,舒心度假。

  一起来看看本期推荐!





到丹寨欣赏国家级

“非遗”文化遗产苗族古瓢舞


  去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古瓢舞正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早在2005年,丹寨县苗族格哈舞(古瓢舞)就已入选了贵州省首批省级非遗。这个冬天,到丹寨去观赏古瓢舞,感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吃新节上表演古瓢舞


  古瓢舞是苗男女老幼喜爱的一种独特的娱乐形式,每当丰收时节和苗家节日,男性身着盛装,女性身着“百鸟衣”,一般由男子手持古瓢琴奏出古朴独特的音色走在前面,女子跟在后面伴随琴声摇曳起舞,步步生姿,踩着琴声跳起舞,共庆丰收和节日的喜悦。


丹寨文化馆演员表演古瓢舞


传承人石光林教徒弟拉古瓢琴


  黔东南苗族集居地区,至今仍保存着最原始的苗族古瓢舞,主要流传于黔东南、黔南“百鸟衣型服饰”支系苗族聚居区,以丹寨县境内雅灰乡的雅灰、送陇、排路寨和排调镇羊先、麻鸟一带的苗族为主


丹寨雅灰乡琴师引领苗族同胞跳古瓢舞


  苗族古瓢舞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说苗族的远古文化是靠口传心授,古瓢舞的乐器古瓢琴琴声低沉厚重,具有很浓郁的抒情韵味,是难得一见的苗族民间艺术的珍品,苗语称“格哈”。它的两根琴弦可以发出8个与当地苗语8个音调相吻合的音,听懂当地苗语的人,听琴声就能准确地分辩出舞曲表达的内容。


穿着百鸟衣的村民演奏古瓢琴


  古瓢舞不像锦鸡舞那般明媚动人,也不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那样雄浑,但它们都是苗族传统舞蹈中的文化奇葩,更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熊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莫海艺

图 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

编辑 吴娅

编审 张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