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旅游 > 正文

走进绿博贵州园|文艺展演、非遗技艺彰显多彩贵州文化魅力


  编者按:贵州园位于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博览园核心区域,集山寨、台地、坝子、梯田、花坡、山丘、生态岛等一体,尽展贵州生态文明之美、多彩文化之绚、山地公园之魅。为让游客全面了解贵州园的特色,开心打卡畅游,从10月19日起,特别策划推出《走进绿博贵州园》系列报道——



文艺展演、非遗技艺彰显多彩贵州文化魅力


  走进贵州园,让绚丽多姿的民族歌舞和巧夺天工的民俗制品,带你全方位感受贵州“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的多民族文化奇观。


  在贵州园室内展陈区水族银饰都匀毛尖茶、水族马尾绣、水族剪纸、苗族刺绣、水族水书福泉刺绣布依族服饰苗族蜡染等各项非遗文化展台目不暇接,可观赏亦可购买,还有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制作工艺,讲述非遗故事。(展示时间:全天候


刘永英,苗族刺绣技艺传承人




  苗族的刺绣艺术,是苗族历史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2006年5月20日,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居住着大量的苗族同胞,刘永英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她们在苗绣形制和造型上,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表现苗族创世神话和传说,从而形成贵州苗绣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刺绣特色。




  苗绣选材丰富,偏向于有龙、鸟、鱼、铜鼓、花卉、蝴蝶及反映苗族历史的画面。苗绣工艺以独特性闻名,已知的技法就有12类,如平绣、堆绣、挑花、锁绣、贴布绣等。苗绣的另一特色是色彩之绚丽、图案之丰富,以达到视觉上的多维空间,常常有"远看成岭近成峰"的立体与平面统一的视觉效果。


韦帮粉,水族剪纸技艺传承人



  她是都匀归兰山水族乡的一名普通水族老人,也是载誉无数的全国剪纸金剪刀。从豆蔻到花甲,韦帮粉对剪纸的热爱和钻研从未停歇。一双手,一把剪刀,一张纸,鸟兽草木虫鱼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时光荏苒,世事变迁,韦帮粉不仅以精湛的剪纸艺术呈现一幕幕脱贫攻坚、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城市新貌的生动场景;更不吝言传身教,一边带领近旁女性剪纸致富,一边到省内外各地传授水族剪纸技艺,将优秀的传统民俗传到远方。




  作为中国水族剪纸艺术家,韦帮粉已被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省级传承人(水族剪纸技艺),每年应邀参加深圳、北京、台湾、香港等地的全国各种赛事和展览会并屡获大奖,并作为中国民族文化手艺人,远赴瑞典、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性文化交流展览活动。


吴永枝,水族马尾绣技艺传承人



  吴永枝,是一名人民教师,更是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制作技艺优秀传承人。2013年嫁到水族马尾绣之乡后,眼见传统的马尾绣手艺人渐渐老去,马尾绣的传承生态将面临断层危机。为此,她决心跟随母亲宋水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族马尾绣代表性传承人)学习水族马尾绣,将这一珍贵文化传承下去。




  配线、搓马尾、放花……马永枝一边低头打磨手艺,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跟随母亲到老家水族文化中心流传地三洞乡了解马尾绣的文化历史,与村子里的绣娘们切磋马尾绣技艺。如今,她的绣技针脚细腻,绣品受到无数好评,并在全国各大赛事中获奖众多。




  此外,作为教师的她更把非遗文化带进校园,在学校开展了马尾绣社团,利用课外活动教同学们刺绣,去感染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水族马尾绣的传承和保护队伍中。


侗族大歌


木叶声声


  在贵州园户外体验区,则以优秀的文艺演出体现多彩贵州风貌、彰显地域特色。演出从跳花广场开始,途径岩园、花坡、酒文化亭、银桥、石寨,以物华天宝的山地公园省为终点,分别设置:《苗族飞歌》、《侗族大歌》、《芦笙迎宾》、《长号高歌》、《木叶声声》五大节目演出,展现贵州人民千百年来对绿水青山的坚守,以及对美丽家园的展望。(展示时间:不定时)


  除了文艺展演、非遗技艺,贵州园的建筑也是处处可见贵州民族文化风情。



  石寨—这个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其创意源泉就是安顺的天龙屯堡、云峰八寨等历史文化遗迹。


  石寨墙面以自然石头挡墙及文化石外贴相结合,以安顺天龙屯堡、云峰八寨的传统历史建筑为原型,进行取样作为建筑主体上半部,同时在石阡古街巷取样作为主体石墙的下半部,对以上所述取样进行高仿塑造,使之肌理、形态、尺度质感等方面与之一致。


  石寨共由7栋造型各异的建筑组成,通过对历史建筑材料的复原保护和转移使用,达到生态修护的作用和对民族历史记忆的传承。这里主要展示人与自然相处的民居智慧,表现出与山地环境相融合的建筑形态,展期作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绿化成就展示空间。



  银桥——将苗族象征吉祥财富的银色与侗族风雨桥的形状融为一体,不仅是贵州园最具民族风情的建筑之一,也是贵州园的地标。



  铜鼓跳花场——原汁原味的还原了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的跳花场寨坝,作为少数民族儿女笙歌起舞的场地,少数民族文艺展演将在这里不定期举行。



  三生坪——包含生态坪、生产坪、生活坪三个景观,特别设置了火塘木屋、生产廊架、秘境芦笙场等,为游客还原贵州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场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楷林

编辑 陈景雄

编审 张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