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六盘水 > 正文

讲述 | 金元汉:愿更多的年轻人接力传承这份指尖技艺

  我叫金元汉,今年63岁,是盘州市鸡场坪镇椅棋村人,现在是鸡场坪中学的一名剪纸艺术课老师。


  我是一名彝族人,出生在一个以剪纸为生的家庭,从我的曾祖父那一辈开始,我的家族里就有人专门从事剪纸这门手艺。后来,我的祖父金玉祥将剪纸手艺传承给父亲,到我这一代时,已是家里第四代传人。



  小时候,在我们彝族人的习俗中,彝族人家的红白喜事都用得上剪纸。这些剪纸大部分都要剪成喜鹊和“喜”字,而且都要成对儿的剪。除此之外,剪纸还能用于彝族服饰上,新娘结婚礼服上刺绣的一些花样必须先剪出图案来,再刺绣到服饰上。


  村里的白事都要用竹篾和纸扎一些纸火,如马、龙之类的,纸火上面也需要贴上五花八门的剪纸花样,在我刚记事儿的时候,就能跟着父亲做一些比较简单的活,父亲一边剪纸,一边告诉我如何将图案贴在灯笼上,在耳濡目染中,我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5岁时,父亲观察到我的剪纸天赋,便同意我正式开始学习这门手艺,我也真正接过了家里剪纸技艺的传承重担,20岁时开始独立创作。



  剪纸是个精细活儿,如果一剪不准,整幅作品就废了。所以剪纸也是心、手、眼三者完美结合的绝活,除了技巧之外,剪纸还必须有思想性、观赏性、趣味性和地方性,这样才加凸显出不一样的特色。


  1985年,我独立创作的第一幅作品《唢呐舞》得奖后,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更让我坚定了在剪纸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此后,我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剪纸上,一把剪刀、一支铅笔、一把刻刀、一块刻板……在时间的流逝里用坏的工具已经数不清。


  随着作品《秋千》《荡秋》《斗牛》《仕女图》等诞生,我的作品也渐渐走出了盘州,得到省内许多专业人士的好评,多幅作品先后获得省、市大奖,自己也多次被评为“凉都名匠最佳新人”“凉都名创优秀设计”“贵州名创”“贵州名匠”等殊荣。



  而今,除了在学校上剪纸艺术课外,我平时都待在盘州市鸡场坪非遗文化陈列室里,凡有愿意上门学习剪纸的,我都会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未来,我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了解和学习剪纸艺术,也只有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剪纸、了解剪纸、学习剪纸,这门手艺才不用担心失传,才能永远传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魏  容

编辑 顾冰洁

编审 马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