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正文

《贵州日报·教育》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探索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模式

1727743091306.jpg

c0c7d825-cef5-4e07-8410-f4201eacfb2e_00.jpg

2024年10月1日《贵州日报》6版(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9月24日,毕节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暨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天麻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在毕节举行;


9月26日,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东佑电子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在学院举行;


…………


近日,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相关产业学院相继揭牌,喜事连连。这是学院产教融合的一个缩影。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解决职业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早在2019年就开始谋篇布局,经过近几年探索,逐渐构建起产教融合发展的“四梁八柱”。


理清产教融合发展的底层逻辑


思路清则方向明,方向明则信心足。到底要如何做好产教融合,没有现成模式,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微信图片_20241001083352.png

毕节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施辉相 摄


构建产教融合“立交桥”。产教融合,是“产+教”二元结构产教的联合体。产代表企业或产业,教代表学校或教育。在产教融合实践中,二元结构的支撑点比较单一,很难通过二元结构实现产教融合。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将产教融合从“二元结构演变到六元结构”,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合作社(或农户)+金融+市场”的“六方融合”产教融合结构,实现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多元结构相互支撑的产教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立交桥”则是通过对政府、学校、企业、合作社或农户、金融、市场资源的整合,提高产教融合发展的支撑度和可实现度。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服务贵州“一县一业”生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学校针对“一县一业”农特产品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实现“一县一业”从一产到二产,最终达到“接二连三”,形成三产融合发展,补齐乡村振兴产业链短板的关键性问题。这个过程离不开政府引导、产业搭台,离不开企业投资、金融融资、市场拉动、学校支撑。


培育产教融合双主体。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是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的核心概念,强调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深度融合,将企业生产实践与职业教育培训相结合,通过实践性工作和系统化职业教育,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方式不再是经验学习,而是工学交替、知行合一。当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微信图片_20241001083402.png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东佑电子产业学院成立仪式。王东浩 摄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构建了“七位一体”的现代学徒制,即学校工厂一体、教室车间一体、教师师傅一体、学生学徒一体、作业产品一体、知识技能一体、传承创新一体。“七位一体”的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有效实践。


贵州省东佑电子有限公司是贵州省内唯一的电脑品牌公司。双方合作共建的东佑电子产业学院,累计投资986万元,建设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以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为核心,真正把工厂建在学校,是深化“七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度的生动体现。


“我们集智慧教学和智能制造于一体,打造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的生产车间,学生在动手实训的同时,学习了现代化生产制造的管理知识。”贵州省东佑电子有限公司品牌创始人、董事长周一鸣说,培养的学生到了社会,就是企业想要的人才,东佑校园工厂模式将教学、实训、科研、实习、就业有机地形成了一个闭环链条。


打造产教融合“孵化器”。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目前成立了10多个产业学院,这些产业学院就是“孵化器”,其任务是助推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对人才的孵化、对科研的孵化、对产业的孵化。通过产业学院解决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问题,培养符合企业或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校和企业双方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针对产业发展技术问题组建科研联合体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可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瓶颈问题。通过校企双方共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能助推产业升级和转型,或形成新的产业领域和赛道。


创新产教融合发展的链接形式


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在探索产教融合中,积极发挥创新思维,把各要素充分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链接形式。


微信图片_20241001083406.png

毕节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签约仪式。施辉相 摄


坚持产业、专业、就业“三业联动”,深化产教融合。该院围绕产业需求,精准调整专业结构,做到有什么产业,就开办什么专业,把招生、培养、就业放到产业链上,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办职业教育,确保产业、专业、就业匹配度高,为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发挥职教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第一资源要素作用,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学院不断结合中央、省委战略部署,深入地方、企业调研,围绕产业需求和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


粮油食品工程系围绕大健康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和黔菜产业培养人才;财经商贸系围绕电商等产业培养人才;机电与建筑工程系围绕新能源汽车、食品机电等产业培养人才;信息工程系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培养人才;音乐舞蹈系围绕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培养人才;美术与设计系围绕非遗和乡村振兴食品包装设计产业培养人才。目前,学院6个系所有专业基本上都覆盖到了产业上,为学院招生培养就业找到了支撑点。


坚持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衔接”,深化产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链是专业群构建的目标,有什么样的专业群就决定有什么样的人才链。产业链是人才链建设的方向,人才培养要紧扣产业发展需要,切实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创新链是科研,是产品研发,是解决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三链衔接”可形成产教融合发展相互支撑的有效闭环。


由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牵头,联合毕节高新区管委会、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两山天麻(集团)产业有限公司、毕节天麻产业协会等10家单位共同成立的毕节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共同体,就是学院坚持“三链衔接”深化产教融合的典型案例。


微信图片_20241001083418.png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天麻产业学院。 施辉相 摄


坚持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深化产教融合。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在二产,在生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的不齐和不强。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涉农工科职业院校,紧紧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想方设法推进与涉农企业合作,紧紧围绕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产业服务,通过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补齐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短板,形成“三产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


剑河食用菌菌酱、太子参茶、太子参咀嚼片,纳雍滚山鸡,织金南瓜粉等系列产品,清镇酥李白兰地,龙里食用菌刺梨饮料,七星关区天麻口服液、天麻冻干粉,兴仁薏仁米茶、薏仁米口服液……近几年,学院先后服务了10多个县域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激活产教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深化产教融合的推进过程中,因为诸多原因,往往是“合而不融、冷热不均、利益错位、难以落地”。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坚持“四个贴近”深化产教融合理念,即贴近政府、贴近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百姓深化产教融合。


政府主导着产业发展方向,产业主导着培养什么人才,市场主导着产品加工方向,百姓主导着服务的方向。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紧紧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在“一县一业”上立新意,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学院提出四个“黔字号”:树牢“黔字号”理念、培养“黔字号”人才、开展“黔字号”研发、服务“黔字号”产业。


微信图片_20241001083410.png

由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参与组建的贵州两山天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施辉相 摄


毕节天麻种植面积和产量居贵州之首,占全国天麻产量的三分之二。近两年来,学院通过积极深入毕节调研,发现毕节天麻已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但还存在缺少核心研发技术、品牌知名度不高、缺少精深加工企业等问题。


为充分发挥毕节天麻的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毕节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毕节天麻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助力毕节乡村振兴。今年2月,学院以天麻口服液专利技术作价1000万元占股10%,与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贵州八幺幺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贵州两山天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是学院践行四个“黔字号”的生动写照。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线,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省教育厅对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成立毕节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启政、校、企、行合作新模式,对于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互利共赢是一件大事、喜事、好事。这是政府引导、产业搭台、企业唱戏、产教为核心、基地为依托的生动画面,势必将持续推动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机制建设,在探索贵州模式、构建贵州品牌等方面起到先行先试的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断调研、实践,再调研、再实践,学院边探索,边总结经验,为积极构建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模式先行探路——


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要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从政治大局出发切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政治使命出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从政治情怀出发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在带领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取得新成效,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微信图片_20241001083414.png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举行乡村振兴电商产业学院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 施辉相 摄


必须走产教融合之路。要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相结合,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强调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密切联系,通过与企业合作,将企业需求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必须培养本土化人才。乡村振兴不能只依赖外来者,还必须依靠“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必须综合施策,为乡村振兴培养出得来、学得好、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本土化技能型永久牌”人才。


必须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地方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急需大量人才。作为职业教育,要精准调研地方产业专业人才需求,融合地方产业,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通讯员  何兴发 刘丹 施辉相

编辑  肖知潞

二审  任伟

三审 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