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贵州 > 正文

光影十年好“黔”景①|化屋:美丽苗乡 幸福荡漾

十年,门前的小树已经参天挺拔,满山的青黛愈加浓郁;十年,回家的路成了风景,望乡的情怯变成了情切;十年,黑白的电视几乎绝迹,五彩的生活方兴未艾;十年,乡野间的阡陌上车来车往,城市中的烟火味喧嚣热闹。

今天起,小编为大家带来贵州摄影师们跨山河,穿行城乡,用独特的视角和摄影艺术留下的光影记录、光和影之间,映射了我们十年的追梦。让我们在无声中倾听,贵州人平凡与不平凡的奋斗故事、幸福故事……


微信图片_20221026142128.jpg


金秋时节,地处乌蒙山腹地、乌江上游左岸悬崖下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大山雄奇险峻,江面水域宽广,公路蜿蜒盘旋,民居特色靓丽,风景壮美如画。


2016年9月2日,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自由组,苗族村民杨开心在老屋前喂牛。


2022年1月23日,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苗族村民杨开心在新居前。


2008年11月1日,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自由组,搬迁前孩子们在寨子里唯一的一块水泥地打陀螺。


2022年1月29日,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孩子们新建的广场上跳苗族歌舞。


黔西市化屋村过去叫“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东风湖水库还没有修建的时候,乌江干流六冲河从村庄前面的峡谷一路向东奔流而去。化屋村前临六冲河、后靠悬崖峭壁,出山的路只有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手扒岩”小路,由于道路狭窄险峻,寨子里有个别村民年龄大了后没能走出大山,连汽车都没有亲眼看见过。当地村民居住的房子十分简陋,墙壁有的是用毛石块干砌而成,有的是用竹条像编栅栏一样编起来,再在竹条上敷一层牛粪挡风御寒,有的则是用没有加工过的木板拼起来,再在屋里拉块薄膜布遮风挡雨,房屋顶上盖的是茅草,当地苗族同胞祖祖辈辈过着肩挑背磨、牛耕马驮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2004年,民建中央将黔西列为重点帮扶县,大力实施人畜饮水、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化屋村才得以打开山门开通崖壁公路。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自由组搬迁前的旧貌。(无人机照片)(史开心 摄)DJI_0726.jpg

2019年10月30日,拍摄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自由组搬迁前的旧貌。


2021年4月29日拍摄的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扶贫搬迁安置点新貌。(无人机照片)(史开心摄)B62I2852.jpg

2021年4月29日,拍摄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扶贫搬迁安置点新貌。


2016年9月2日,拍摄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前的出山路。


2022年10月5日,拍摄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新建成的旅游公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化屋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有序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苗绣蜡染,黄姜、黄粑、黄牛等特色产业,随着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化屋村实现了全村贫困人口清零。


2008年12月29日,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自由组,苗族村民背饮用水。


2022年10月5日,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苗族村民用上小康水。


千年脱贫梦,今朝终得圆。化屋村依托国家各项惠民政策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把产业发展好,把环境打造好,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7年1月1日,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苗族村民耕地种苞谷,当时村里的产业只有苞谷和黄姜。


2019年6月30日,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摆起拦门酒迎游客。


2021年2月17日,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游人乘船游览峡谷风光。


2021年12月15日,在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在苗绣车间直播苗绣带货。



2021年6月6日,在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游客在码头表演舞蹈。


2020年,化屋村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该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依托当地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雄奇险峻的六冲河峡谷风光以及比邻而过的贵黔(贵阳市至黔西市)高速公路出口等资源优势,高质量升级打造集乘船观光、休闲度假、民俗欣赏、民宿体验、民族产品产销等多元化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走出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之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4月13日,在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采摘樱桃销售。


2022年6月30日,在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喜分半年产业红利。


最近两年,化屋村在道路交通、特色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各方面迎来大提升,新建成贵黔高速公路出口至化屋村旅游公路,让原来40分钟的车程缩短了一半,公路畅通带动百业兴旺;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黄粑、黄牛、黄姜“三黄”特色产业,以及苗绣蜡染和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化屋村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


2022年6月24日,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绣马尾绣。


2022年10月5日,拍摄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民居新貌。


2022年1月23日,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包粽子迎新年。


据了解,2021年,化屋村苗绣蜡染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市场,苗绣车间实现销售苗绣蜡染产品160万元,带动20多名绣娘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依托乌江百里画廊旅游景区,全村开办了30家农家乐、19家农家旅馆,仅乡村旅游产业一项,全村去年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达3.1亿元,当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9304元。


2012年10月31日,拍摄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2017年6月6日,拍摄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2022年8月7日,拍摄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昔日“悬崖村”,今朝“幸福村”。六冲河畔的化屋村实现了千年之变,在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中取得了很大成果。江畔苗乡山更青了,水更绿了,乡亲们更富足了,一幅生态美、百姓富、活力强的美丽苗乡新画卷正在乌江流域徐徐展开。


2021年7月1日,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在村委会唱红歌庆祝建党100周年(史开心 摄)。IMG_3617.jpg

2021年7月1日,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在村委会庆祝建党100周年。



光影十年.jpg

笔者手记


在化屋村拍摄的近20年间,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村民们洋溢在脸上的笑容。20世纪80年代,他们没有抱怨生活的艰辛,总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面对贫困,改变贫困,朴实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对家乡的热爱、对客人的热情,对本民族文化酷爱的笑容。


今天,他们的脸上同样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种笑容更加包含着对脱贫致富奔小康后的喜悦和自豪,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自信和自强,这笑容是村民们对党和国家的致敬和礼赞。


国家实施精准扶贫让苗乡摆脱贫困,随即又马不停蹄接续乡村振兴,奋力开启美好新生活。而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如期实现。盛会绘蓝图,未来尤可期。我们坚信,随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神州大地千千万万个“化屋村”将以小康社会为新的起点再次扬帆起航,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破浪前行。



来源 贵州图片库

作者 史开心

海报制作 彭舒姗

编辑 芦晓娟

二审 李勇

三审 成嘉廷  陈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