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CEO”⑤|杨雍:“首逸人”里的农业“手艺人”
- 作者:邓冰 张绍东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22-08-30 20:00:34
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初秋八月,纳雍县寨乐镇“首逸人”农场内,一颗颗饱满圆润的葡萄缀满枝头,色泽诱人,在绿叶掩映下,弥漫着阵阵清香。
“你们要注意勤剪枝,这样葡萄才能长得好。”葡萄园内,杨雍正在向务工村民教授葡萄的养护方法,剪枝、除草、施肥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杨雍是纳雍县锅圈岩乡田坝村人,从小在寒耕暑耘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作为一个农业人,我一直有一个农业梦想,就是能在家乡拥有一片自己的试验示范基地,打造成一个示范园区,以自己的力量助力家乡的农业发展。”杨雍说。
他的梦,始于田间,成于地头。
2000年,从学校毕业后的杨雍一直在四川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但忙碌的生活,远离家乡的日子,让杨雍对家里的老母亲充满了愧疚。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杨雍毅然辞掉了工作,利用多年来掌握的技术和经验,在云南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农作物基地,并把母亲接到了身边。
尽管事业发展越来越好,但杨雍始终心系家乡。
2016年,了解到纳雍县的农业发展正如火如荼,杨雍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便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了纳雍。
回到纳雍后,杨雍立即找到相关部门落实选址、签订合同等事宜。不到一个星期,便将地址选定在纳雍县寨乐镇,并命名为“首逸人”休闲农场。
杨雍解释,“首逸人”取自“手艺人”谐音,意思是保持初心,做一个农业“手艺人”,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这片土地上耕耘,让这片土地不再“藏于深闺”。
然而,一切并非一帆风顺。
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将园区淹个底透,刚成熟的草莓被淹后全部坏死,造成了大量的损失,杨雍来不及悲伤,在评估完损失后,杨雍迅速组织人员对园区进行重整,以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好事多磨终成事!
“每年到了采摘季,只要把消息发布出去,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2000多人,相当热闹。”凭借景色优美、游玩项目丰富、民族特色浓郁等优势,农场的名声迅速打响。
如今,“首逸人”已发展成占地300余亩的观光体验式休闲农场。除葡萄外,农场内还种植了草莓、桃子、稻谷、菊花,并配备有鱼塘、河池、烧烤地以及特色民俗表演等。
“平时基地稳定务工的村民有10人左右,忙的时候能达到50人。”杨雍表示,除务工增收以外,他希望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教授给村民们,让大家都能加入进来,共同发展。
提到未来,杨雍说:“除了带动当地村民和周边基地一起种植,下一步,我想把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打造吃喝玩乐一体化,让游客玩得高兴,留得下来,让更多老百姓有就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收入。”
道虽固,笃行可至;事虽艰,坚为必成。
杨雍正以朴实的“手艺人”精神,一步一步朝着他的梦想前行。
往期回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冰 张绍东
海报设计 安刚
编辑 刘婷婷
二审 朱东科
三审 成嘉廷 陈海东
-
国际博物馆日|相约博物馆 遇见美好
5月18日,“万桥飞架:贵州桥文化展”在贵州省博物馆展出,观众杨鹏飞看完展览后激动地说,贵州桥连接的不仅是便捷交通和多彩文化,更是贵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天眼新闻客户端 2023-05-18 15: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