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毕节 > 正文

陶学义:绣花机织出脱贫路

  走进毕节市学义民族服饰开发有限公司,两台绣花机正在高速运转,在电脑的操作下,自动绣出一幅幅预先设计好的精美图案,工人们正忙着给图案修剪多余的线条……


  在绣花机旁,一个身材矮小,正在弯下身子检查绣花图案的人叫陶学义,毕节市学义民族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陶学义今年38岁,苗族,赫章县古达乡联营村人,联营村苗族聚居的村庄,土地贫瘠,坡高谷深,是古达乡深度贫困村之一,和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陶学义之前一直“很穷”。


  身为2个孩子的父亲,这些年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常年东奔西走谋求生计,但由于没什么文化,苦吃了不少,钱没赚到,陶学义总觉得有些不甘心。


  “我告诉自己,不能一直这样穷下去,两个孩子慢慢长大,儿子已经读小学,小女儿也要马上入学,吃了没文化亏的自己深知读书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陶学义苦涩地说。



  只有小学文化的陶学义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在外奔走多年的陶学义回家了。可是回家后做什么,他依然没有思路。


  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想到了自己身着的服饰,从小受苗族服饰的影响,祖辈们在耳濡目染之下,陶学义对苗族服饰有着深厚的情结。


  怀着满腔热血,更为了撕掉“贫困户”的标签,陶学义说干就干,创业的想法,在他的心里萌生。


  可是“路”不好走,才开始就布满了荆棘!



  2017年初,因为没有积蓄,没钱的陶学义只能选择从小作坊开始,有着一些刺绣基础的他和妻子商量,花了几千元钱买了两台小机子,买了一些布料等原材料,就开始做起了民族服饰刺绣加工。


  可做了一段时间后,生意却不太好,由于机子小,两个人做衣服花费的时间成本太高,进度容易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且销路又少,技术也不太跟得上,不仅没赚钱反而亏了本,给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更大的创伤。


  “不想就这样认输,因为我输不起,还有一个家庭等着我养呢。”输不起的陶学义知道,要想转亏为盈,必须要一改传统大量依靠手工制作的模式,把传统技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不服输的他不仅没放弃,反而选择了扩大店面规模。


陶学义(左)


  2017年下半年,陶学义向亲戚朋友借了3万块钱,在古达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向银行申请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买了一台二手的刺绣机,请来了师傅教刺绣技术,招了2个同是贫困户的员工,技术得到很大的改善。


  有了技术就有了底气,后来他创办了集民族服饰研发、设计、加工制作及销售为一体的毕节市学义民族服饰开发有限公司,重新租了大的店面。



  2018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公司开始有了起色,到年底时,公司真的实现了转亏为盈,有了7万余元的纯收入,还被贵州省民宗委、贵州省文联授予“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称号。


  可最让他骄傲的是,这年年底一家人终于撕掉“贫困户”的标签。“那会儿高兴得睡不着,凭自己的双手脱贫的感觉实在太幸福了。”回想起脱贫时的情景,陶学义至今还很激动。



  自己富了还不忘带动别人,今年陶学义又招聘了3名贫困户到公司学习刺绣技术。“我之前也是贫困户,只要肯干,就一定能脱贫。”


  “学义是个好老板,我们在他这里上班,每个月有两三千的收入,我相信只要好好干,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公司员工熊飞说。据了解,陶学义的5名员工,在陶学义的带领下,于2019年全部实现了脱贫,成功的用绣花机织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今年,是陶学义创办公司的第四个年头,公司在今年又新购进了一台刺绣机,两台刺绣机每天能生产20余套刺绣产品,每个月能生产600余套,按照每套销售40元算,每月能实现产值24000元,一年的产值将近30万元。


  “我们现在制作的刺绣产品,主要是在县内和纳雍周边乡镇销售,以后我还想再扩大规模,不仅局限于现在的刺绣加工,要把公司往成品衣服制作方面发展,要把衣服卖到省外去。”对于下一步的打算,陶学义信心十足。


文丹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星

编辑 顾野灵

编审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