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态渔业助增收!安顺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等生产经营模式
- 作者:金秋时
- 来源:天眼新闻
- 发布时间:2020-05-23 18:26:02
育苗、插秧……小满过后的安顺市西秀区东屯乡,迎来了一年里最繁忙的时节之一。
顾和平告诉记者,今年3月以来,村里去年投放的4000多斤虾苗陆续成熟,目前累计在市场上卖出了7000多斤。
2019年10月,本桥村集中扭转300余户农户水田,发展“稻+N”产业近500亩,全部种植优质红米,其中稻鱼养殖200亩,稻虾养殖300亩,单亩土地的产值最高达到了1.7万元,2019年村集体发展“稻+N”产业,收入超过了26万元。
东屯乡全乡平坦大坝5.2万亩,其中,本桥坝区连片保湿水土3.7万亩,素有安顺粮仓的美誉,但一直以来,当以种植普通传统水稻为主,劳动成本高不说,还不怎么挣钱。
同时,东屯乡从江苏引进了鱼苗繁育场,目前以成熟育鱼苗600多万尾,品种包含草鱼、鲶鱼、鲫鱼、鲤鱼等6大类,可满足全乡稻田的育苗需求,实现了生态渔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成长。
生态带来鱼米香。如今,东屯乡“稻+N”生态种养殖发展模式成为了安顺各地因地制宜,抓住渔业产业发展特点,推广设施渔业 、稻渔综合种养、生态休闲渔业等具有“短平快 ”特点的渔业生产经营模式 ,带动生态渔产业增效益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安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级生态渔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市农村产业革命生态渔业发展工作专班,负责工作部署、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各县(区)相应成立县级生态渔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生态渔业发展工作专班,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加大生态渔业技术培训,深入基层指导;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鱼病监测;争取支持,抓好渔业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截止目前,安顺市水产品产量达8942吨,其中鲟鱼1312吨。
顾和平告诉记者,今年3月以来,村里去年投放的4000多斤虾苗陆续成熟,目前累计在市场上卖出了7000多斤。
2019年10月,本桥村集中扭转300余户农户水田,发展“稻+N”产业近500亩,全部种植优质红米,其中稻鱼养殖200亩,稻虾养殖300亩,单亩土地的产值最高达到了1.7万元,2019年村集体发展“稻+N”产业,收入超过了26万元。
东屯乡全乡平坦大坝5.2万亩,其中,本桥坝区连片保湿水土3.7万亩,素有安顺粮仓的美誉,但一直以来,当以种植普通传统水稻为主,劳动成本高不说,还不怎么挣钱。
同时,东屯乡从江苏引进了鱼苗繁育场,目前以成熟育鱼苗600多万尾,品种包含草鱼、鲶鱼、鲫鱼、鲤鱼等6大类,可满足全乡稻田的育苗需求,实现了生态渔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成长。
生态带来鱼米香。如今,东屯乡“稻+N”生态种养殖发展模式成为了安顺各地因地制宜,抓住渔业产业发展特点,推广设施渔业 、稻渔综合种养、生态休闲渔业等具有“短平快 ”特点的渔业生产经营模式 ,带动生态渔产业增效益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安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级生态渔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市农村产业革命生态渔业发展工作专班,负责工作部署、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各县(区)相应成立县级生态渔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生态渔业发展工作专班,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加大生态渔业技术培训,深入基层指导;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鱼病监测;争取支持,抓好渔业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截止目前,安顺市水产品产量达8942吨,其中鲟鱼1312吨。
2020年,安顺市将进一步加快苗种体系建设,全市苗种基地增至6个,鱼苗鱼种年生产量将达6000余万尾;新增鲟鱼养殖基地建设,使全市鲟鱼养殖基地增至12个,养殖面积达到11.2万平方米;加强特色养殖,面积达0.9万亩;继续做强稻田综合种养;加快湖库生态渔业、设施渔业建设,今年,该市计划完成水产品产量2.81万吨,其中养殖产量2.63万吨,捕捞产量0.18万吨。鲟鱼养殖产量0.41万吨,稻田养殖产量0.2万吨,全年渔业产值预计达8.10亿元,发展预计带动贫困户1986余户7798余人增收。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金秋时
编辑 向淳
编审 胡丽华
-
贵州茶叶去年出口7.2亿元,打火机出口3.9亿元,还有吉他、调味品……
2020年,贵州茶叶共出口7.2亿元;第二位是贵州打火机,出口3.9亿元;第三位是贵州吉他,出口2.4亿元。
当代先锋网 2021-01-27 20:03:59 -
贵州4地加入合作联盟!“云上办”政务服务开始跨省通办啦!
近日,由9省(区)17地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组成的“云上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联盟举行线上签约仪式,贵州4市(州、区)加入联盟。
当代先锋网 2021-01-27 20: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