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贾智/摄 岳振/文】8月6日—9日,“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贵州大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进活动走进铜仁市万山区,来自中央、香港驻黔以及省内新闻单位、网站和新媒体的50余家媒体组成采访团,将对万山特区转型发展、脱贫攻坚进行集中采访。7日,采访团对万山朱砂古镇、九丰农业园、万仁新能源汽车等转型发展项目进行深入采访。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见到了万山转型的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旅游业
田茂文,土生土长的万山人,贵州汞矿老职工,今年59岁,是万山“因矿而兴、因矿而衰”以及转型发展的见证者。他总是告诉年轻人,只要肯做事,就有出头的一天。
贵州万山汞矿老职工接受媒体记者采访。8月6—9日,“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贵州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铜仁万山,50余家媒体记者将对万山转型发展、脱贫攻坚进行了深入采访。
朱砂古镇
朱砂古镇景观
朱砂古镇玻璃栈道
让老矿区变身新景区,死资源变成了活资源。万山区朱砂古镇前身为国家4A级景区——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古镇位于万山区万山镇核心区,面积5平方公里,延伸区域面积达105平方公里。2015年7月,铜仁市万山区引进江西吉阳集团,投资20亿元,按照5A级景区标准,以独有的丹砂文化为核心,对现有遗址和文物进行修缮性开发利用,建造朱砂古镇。图为朱砂古镇景观。
现代制造业
万仁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车间
万仁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车间
2016年4月,万仁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落户万山,该项目的落地,不仅填补了万山区无工业龙头企业和装备制造业的空白,也是全省新型工业、现代环保产业体系的重要补充,更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贵州万仁新能源汽车作为万山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20亿元,年产量达15万辆。目前,已建成四大车间厂房12万平米,由原力帆集团常务副总裁及团队运营生产,中科院专门设立了研发中心,一期现已投入生产,吸纳就业500多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今年底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解决4000多人就业。
2017年7月31日,万仁新能源汽车集团首辆汽车下线。
现代农业
九丰农业博览园
九丰农业博览园是万山区2015年5月从山东寿光引进的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园区围绕“产业兴镇百姓富,特色亮镇生态美”的主题,按照“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景区科普化”的思路,全力打造了餐饮服务区、蔬菜智能观光区、科研培训区、采摘体验区、蔬果生产区、生态小木屋度假区、海洋科普区、食品精深加工区“八大板块”。园区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特色和亮点,又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图为农业园里的蛇瓜。
万山区以敖寨乡中华山村为试点推进产业扶贫改革,探索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和产业脱贫有效融合的“622”模式,2年时间完成从空壳村到村集体经济资产突破3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120元增加到7324元,实现了集体经济从无到有、老百姓从穷到富的蜕变。图为中华山村村民在食用菌基地打理菌棒。
敖寨乡中华山村蔬菜基地
敖寨乡中华山村开展完成了全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资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行“村整建制托管”土地流转模式,按照“平等、自愿、有偿”原则,将承包户土地返租到集体,由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统一托管,全村共流转土地1500亩,群众每年每亩可获租金800元。图为村民在蔬菜基地为黄瓜修枝。
美丽乡村
黄家寨是万山区高楼坪侗族乡青年湖村的一个自然村寨,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浓郁的侗家文化底蕴,2014年被评为“全国民族特色村寨”。近年来,黄家寨依托朱砂古镇和九丰农业博览园两大旅游景区,以侗家民族风情、田园自然风光、农业产业观光、垂钓休闲游憩等资源为卖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发展乡村农家乐20多家,是万山目前唯一的集吃、住、行、游、娱为一体的农家休闲旅游度假区。目前,黄家寨正以积极的姿态打造“黔东第一村”。图为黄家寨风光。(责任编辑 岳振)
点击下载